搜索
首页 《十月望日泛舟鹅塘感坡翁后赤壁赋有作》 霜凝水落黄泥坂,月小山高赤壁矶。

霜凝水落黄泥坂,月小山高赤壁矶。

意思:霜凝结水在黄泥坂,月亮小山高赤壁矶。

出自作者[宋]马廷鸾的《十月望日泛舟鹅塘感坡翁后赤壁赋有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浮浮短艇水风微》是一首对初冬风景的描绘,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 首联“浮浮短艇水风微,一枕清溪绕曲崎。”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水面上漂浮,微风轻拂,溪水蜿蜒的景象。短艇、水风、清溪、曲崎,这些意象都给人一种宁静、悠然的感觉,仿佛诗人正沉浸在这初冬的风景中。 颔联“篷底镕金斜日碎,天边散绮暮霞尺。”进一步描绘了夕阳下的景色,金黄色的阳光洒在船篷上,如同熔化的金子般闪烁,而天边的晚霞则如一幅美丽的丝绸般散开。这两句诗色彩丰富,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 接下来的两联“霜凝水落黄泥坂,月小山高赤壁矶。”描述了初冬时节特有的景象,霜冻使得水面凝结,黄泥坂上的霜更增添了冬日的寒冷;月亮升起,小山高耸,赤壁矶上依然清晰可见。这两句诗既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沉淀。 最后一句“等是初冬一风景,感今怀昔自歔欷。”诗人感叹这初冬的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这一句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即通过对初冬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初冬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浮浮短艇水风微,一枕清溪绕曲崎。
篷底鎔金斜日碎,天边散绮暮霞尺。
霜凝水落黄泥坂,月小山高赤壁矶。
等是初冬一风景,感今怀昔自歔欷。

关键词解释

  • 黄泥坂

    引用解释

    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东。 宋 苏轼 《后赤壁赋》:“二客从予,过 黄泥之坂 。” 清 王士禛 《送叶井叔归樊上》诗之三:“断岸 黄泥坂 ,寒江千尺流。”

    读音:huáng ní bǎn

  • 赤壁

    读音:chì bì

    繁体字:赤壁

    英语:Chibi

    意思:
     1.山名。指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大破曹操军队处。在今湖北·武昌西赤矶山,与汉阳南纱帽山隔江相对。

  • 黄泥

    读音:huáng ní

    繁体字:黃泥

    意思:(黄泥,黄泥)

     1.黄土;泥土。
      ▶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诗之一:“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清·龚自珍《臺城路》词:“蜡屐寻山,黄泥封酒,

  • 水落

    读音:shuǐ luò

    繁体字:水落

    英语:eaves gutter

    意思:
     1.水位下降。
      ▶《尔雅•释诂下》“汱、浑、陨,坠也”晋·郭璞注:“汱、浑,皆水落貌。”
      ▶

  • 小山

    读音:xiǎo shān

    繁体字:小山

    意思:文体名。
      ▶汉·王逸《<楚辞•招隐士>解题》:“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着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