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始闻夏蝉》 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

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

意思:一个允许知道何处,高树只侵云。

出自作者[唐]韦应物的《始闻夏蝉》

全文赏析

这首诗《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是一首描绘夏季景物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诗进行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两句“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直接描绘了夏季的暑热和蝉鸣。诗人用“未晏”来形容夏季还未过半,同时用“蝉鸣”和“景已曛”来表现暑热的持续和日落的情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夏季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其次,“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蝉鸣的情境。诗人通过“一听”这个动作,表达了对蝉鸣的敏感和关注。而“侵云”一词则形象地描绘了树上的蝉声传到了地面的感觉,给人一种高远、清脆的印象。同时,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蝉鸣的喜爱和欣赏。 再者,“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年岁增长的感慨。诗人用“响悲”来形容蝉鸣的声音,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暗示了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衰老。而“节谢”则表达了季节的变换和时间的流逝。同时,“离群”一词也暗示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 最后,“还忆郊园日,独向涧中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还忆”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而“独向”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但是,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过去的回忆中,而是用“涧中闻”来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夏季的景象和表达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徂夏暑未晏,蝉鸣景已曛。
一听知何处,高树但侵云。
响悲遇衰齿,节谢属离群。
还忆郊园日,独向涧中闻。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关键词解释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一听

    读音:yī tīng

    繁体字:一聽

    英语:a can of ...

    意思:(一听,一听)

     1.一一倾听。
      ▶《韩非子•八经》:“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