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折塔摧人不顾,不堪冥目想空山。
意思:碑折塔被人看不,受不了冥目想空山。
出自作者[宋]释智圆的《书荆溪禅师傅后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清风、天台和碑折塔摧的冥想。它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境界,表达了对自然和精神的追求。
首句“清风遗句满人间,灭后天台迹更闲。”中,“清风遗句”指的是清风带来的诗句,这里可能指的是清风带来的自然之语,或者是诗人对自然的感悟。而“满人间”则表达了清风带来的感悟在人间广泛传播。接下来的“灭后天台迹更闲”中,“后天”可能指的是时间,灭后可能指的是时间的尽头,也就是永恒。而“天台”常常被用来象征神仙居所或者超脱尘世的境界。因此,“迹更闲”表达的是超越时间、脱离尘世后的清闲。
第二句“碑折塔摧人不顾,不堪冥目想空山。”中的“碑折塔摧”可能象征着精神世界的崩溃,或者是对过度追求物质世界的讽刺。“人不顾”则表达了人们对这些事情的无视或者漠不关心。而“不堪冥目想空山”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视的反思,他希望能在空山中冥想,寻求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风、天台和碑折塔摧的冥想,表达了对自然和精神的追求,对过度追求物质世界的反思,以及对空山冥想的向往。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诗,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