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张先辈见寄二首》 难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难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意思:很难在等候天亮宁表示隐藏,松节凌霜几乎换秋。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和张先辈见寄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清时沦放在山州,邛竹纱巾处处游》是一首描绘诗人流落山州,却依然保持高洁品性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山州清幽景色的欣赏和对清时不再的感慨。 首联“清时沦放在山州,邛竹纱巾处处游”,诗人以一种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在乱世中被放逐到山州,但仍能随处游玩,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用“邛竹纱巾”这一形象描绘了诗人的洒脱不羁,表明他并未因流放而沮丧,反而更加自由自在。 颔联“野日苍茫悲鹏舍,水风阴湿弊貂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野日苍茫,水风阴湿,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既表现了诗人对清时不再的悲痛,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而“貂裘”的意象则表达了诗人在恶劣环境中仍然坚韧不屈的精神。 颈联“难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信念。即使天色昏暗,难以鸣叫,诗人也不辞辛劳;松树的节操凌霜,象征着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无论何时都不会改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尾联“两首新诗千里道,感君情分独知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朋友的理解和支持让诗人感到温暖和安慰,也让他更加坚定地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流落山州,却依然保持高洁品性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清时不再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时沦放在山州,邛竹纱巾处处游。
野日苍茫悲鹏舍,水风阴湿弊貂裘。
难鸣候旦宁辞晦,松节凌霜几换秋。
两首新诗千里道,感君情分独知丘。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松节

    读音:sōng jié

    繁体字:鬆節

    意思:(松节,松节)
    松树的节心,富油脂,古时常用以照明,又可入药。
      ▶《南史•隐逸传上•顾欢》:“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节读书。”
      ▶唐·

  • 凌霜

    读音:líng shuāng

    繁体字:凌霜

    意思: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南朝·宋·谢惠连《甘赋》:“嘉寒园之丽木,美独有此贞芳;质葳蕤而怀风,性耿介而凌霜。”
      ▶唐·李白《鸣雁行》:“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