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荒》 焉有力恣谄惑,而不亡其国?

焉有力恣谄惑,而不亡其国?

意思:他有能力任意谄媚迷惑,而不丧失自己的国家?

出自作者[唐]元结的《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荒》

全文创作背景

《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荒》是唐朝诗人元结所作的一组诗。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安史之乱”密切相关。安史之乱是一场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叛乱,给唐朝社会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得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活困苦。元结通过这组诗,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因此,《二风诗·乱风诗五篇·至荒》的创作背景是唐朝的安史之乱及其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国有世谟,仁信勤欤。
王实惛荒,终亡此乎。
焉有力恣谄惑,而不亡其国?
呜呼亡王,忍为此心!
敢正亡王,永为世箴。
作者介绍 谢觉哉简介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守捉使,政绩颇丰。约大历七年(约772年)入朝,后卒于长安。原有著作多部,均佚。现存的集子常见者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今人孙望校点有《元次山集》。(生卒见元结墓表)

关键词解释

  • 有力

    读音:yǒu lì

    繁体字:有力

    短语:所向无敌 兵强马壮 雄 兵不血刃 强 劲 一往无前 精锐 所向披靡 强大 强硬 摧枯拉朽 攻无不克 无往不胜 无坚不摧 精 降龙伏虎 战无不胜 无敌

    <

  • 谄惑

    读音:chǎn huò

    繁体字:諂惑

    意思:(谄惑,谄惑)
    谄谀并惑乱。
      ▶《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王舅张博数遗王书,非毁政治,谤讪天子,褒举诸侯,称引周·汤,以谄惑王。”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

  • 亡其

    引用解释

    连词。抑或,还是。《庄子·外物》:“抑固寠邪?亡其略弗及邪?”《战国策·赵策三》:“ 秦 之攻 赵 也,倦而归乎?亡其力尚能进,爱王而不攻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意者臣愚而不概於王心邪?亡其言臣者贱而不可用乎?”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四》:“亡读如无,或言亡,或言亡其,皆转语词也。”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