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堂下幽草》 烈日三万里,所至坏金石。

烈日三万里,所至坏金石。

意思:烈日三万里,所到之处毁坏金石。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堂下幽草》

全文赏析

这首诗《烈日三万里,所至坏金石》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洞察,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的赞美。诗中描绘了烈日的威力,可以摧毁金石,但庭院中的草却独独保持着其美丽的颜色,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 “日中虽暂萎,晨露发鲜碧”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生命在烈日下的变化,尽管在正午时分,草似乎暂时枯萎,但早晨的露水却使它们焕发出鲜亮的碧绿色。这一描绘展示了生命的韧性和变化,也暗示了生命的无限可能。 “深根通九地,变化有微测”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力量的赞赏。草根深入九地,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坚韧,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无穷无尽。这种微妙的变化和难以预测的命运,正是生命的魅力所在。 “应知一气移,不得常炎赫”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深理解。炎炎烈日是自然的一部分,它赋予生命力量,但也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生命如同一气,变化无常,我们不能总是期待炎炎烈日的持续,因为生命总是在变化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生命的坚韧、变化、敬畏和无常。它提醒我们珍惜生命,欣赏自然,同时也启示我们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变化时,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烈日三万里,所至坏金石。
嗟哉庭中草,独不改佳色。
日中虽暂萎,晨露发鲜碧。
深根通九地,变化有微测。
应知一气移,不得常炎赫。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万里

    读音:拼音:wàn lǐ 五笔:dnjf

    万里的解释

    万里(1916- ) :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山东东平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6*
  • 金石

    读音:jīn shí

    繁体字:金石

    短语:紫石英 方解石 磷灰石 大理石 硝石 铺路石 重晶石 蛋白石 试金石 矿石 冰晶石 冰洲石 花岗岩 铁矿石 橄榄石 黑云母 白云石 辉石 光卤石 石榴石 赭石 海

  • 烈日

    读音:liè rì

    繁体字:烈日

    英语:burning sun

    意思:炎热的太阳。
      ▶《南史•齐纪下•东昏侯》:“戋取细草,来植阶庭,烈日之中,至便焦燥。”
      ▶唐徐夤《西寨寓居》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