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五月一日薄暮至三水倚樯欹枕》 皓月三江口,青苹四岸边。

皓月三江口,青苹四岸边。

意思:皓月三江口,青苹四岸边。

出自作者[宋]曾丰的《五月一日薄暮至三水倚樯欹枕》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皓月三江口,青苹四岸边》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壮美的江月图。诗人通过对皓月、江水、青苹、风浪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引人深思。 首句“皓月三江口,青苹四岸边”便让人仿佛置身于三江交汇之口,皓月当空,清辉洒满四野。青苹在水面漂浮,随着江水轻轻摇曳,与皓月相互映照,构成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 “风头横立海,水面上浮天”一句,描绘了风起云涌的景象,海浪汹涌,仿佛要将天空和水面连接起来。这种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也寓言着人生的起伏跌宕。 “阴气犹能杂,阳威不敢燃”一句,诗人用象征的手法,将阴气比作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将阳威比作勇气、希望。即使面临困难,也不能失去希望和勇气。 “夏行秋月令,造物相吾眠。”一句中,“夏行秋月”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行”和“令”两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夏日的流动和月色的新鲜。而“造物相吾眠”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辅相成的哲理,仿佛造物主都在陪伴我们入睡,给人以安慰和力量。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寓言着人生的起伏跌宕,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相辅相成的哲理,给人以深思和力量。同时,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具有生动的艺术效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皓月三江口,青苹四岸边。
风头横立海,水面上浮天。
阴气犹能杂,阳威不敢燃。
夏行秋月令,造物相吾眠。

关键词解释

  • 三江口

    引用解释

    1.指 江苏省 吴江县 北, 吴淞江 、 娄江 、 东江 分流处。《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不知 越王 将选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之中,屠我 吴国 。”

    2.指 湖南省 岳阳 北, 洞庭湖 水入 长江 处。

    3.指 湖北省 汉口 西。《三国演义》第四五回:“ 孔明 欣然从之,一同登舟,驾起帆檣,迤邐望 夏口

  • 皓月

    引用解释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 青苹

    读音:qīng píng

    繁体字:青蘋

    意思:(青苹,青苹)
    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文选•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李善注:“《尔雅》曰:‘萍,其大者曰苹。’郭璞曰:‘

  • 三江

    读音:sān jiāng

    繁体字:三江

    英语:三江侗族自治县 Sanjiang Dongzu Autonomous County, lying in Liuzhou and the north of Guangxi

    <

  • 岸边

    读音:àn biān

    繁体字:岸邊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