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四和》 却笑曹瞒遗令侈,黔娄殓不待衣巾。

却笑曹瞒遗令侈,黔娄殓不待衣巾。

意思:却笑曹瞒遗嘱奢侈,黔娄棺不待衣巾。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四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生活中的琐事,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道德的独特见解。 首联“丁宁僮可沽佳酒,戒饬阍毋纳恶宾”,诗人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即对仆人只提供好酒,对门禁只放好宾。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喜好,也暗示了他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对人际关系的判断标准。 颔联“种杞菊非求饱者,思莼菜是见几人”,诗人通过描述种植枸杞和菊花,以及思念莼菜,表达了对自然、健康和纯真生活的向往。这里既有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也有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颈联“食甘鮓饭安排易,出驾鸡栖受用贫”,诗人描绘了生活中的两种状态:一种是有充足的食物和物质享受,另一种则是简朴的生活。诗人通过对比这两种状态,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理解和欣赏。 尾联“却笑曹瞒遗令侈,黔娄殓不待衣巾”,诗人对曹操的奢靡生活遗令表示嘲笑,并指出黔娄的简朴生活甚至不需要准备完整的衣巾。这既是对曹操遗令的讽刺,也是对黔娄生活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道德的独特见解。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欣赏和理解,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热爱。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丁宁僮可沽佳酒,戒饬阍毋纳恶宾。
种杞菊非求饱者,思莼菜是见几人。
食甘鮓饭安排易,出驾鸡栖受用贫。
却笑曹瞒遗令侈,黔娄殓不待衣巾。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曹瞒

    读音:cáo mán

    繁体字:曹瞞

    意思:(曹瞒,曹瞒)
    曹操小字阿瞒,因唿为曹瞒。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汉相国参之后”裴松之注引《曹瞒传》:“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宋·苏轼《答范淳甫》

  • 遗令

    读音:yí lìng

    繁体字:遺令

    意思:(遗令,遗令)
    临终前的告诫、嘱咐。
      ▶《吕氏春秋•顺民》:“先君有遗令,曰:‘无攻越,越,勐虎也。’”
      ▶《后汉书•崔瑗传》:“寔奉遗令,遂留葬洛阳。”

  • 不待

    读音:bù dài

    繁体字:不待

    英语:needless to say; it goes without saying

    意思:
     1.用不着;不用。
      ▶《尹文子•大道上》:“善人之与不

  • 衣巾

    读音:yī jīn

    繁体字:衣巾

    意思:
     1.衣服和佩巾。语本《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
      ▶余冠英注:“‘巾’,佩巾也。”
      ▶唐·白居易《初除户曹喜而言志》诗:“弟兄俱簪笏,新妇俨衣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