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听芦管》 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

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

意思: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听芦管》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音乐的诗,主要通过各种意象和比喻来展现音乐的魅力和感人之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人在开头两句“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中,通过“幽咽”和“凄凉”两个词,为整首诗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同时,通过“新芦管”和“古竹枝”的描绘,让读者对乐器的形貌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着,诗人用“似临猿峡唱,疑在雁门吹”来形容音乐的韵律和节奏。猿峡和雁门都是地形险峻、环境恶劣的地方,用在这里,既表现了音乐的悲壮激越,又展示了音乐的宽广辽阔。 然后,诗人通过“调为高多切,声缘小乍迟”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音调和节奏。高亢激越的音调,配合着节奏的变化,使得音乐更加动人心魄。 在“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中,诗人对比了两种不同的乐器,认为觱篥虽然粗豪,但比起参差来,还是稍显逊色。这既展示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厚理解,也表现了他对乐器性能的精到把握。 接着,诗人通过“云水巴南客,风沙陇上儿”两句,将音乐与地理环境相结合,表现了音乐的地域特色。巴南的云水和陇上的风沙,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中,诗人引用了屈原和苏武的故事,表现了音乐的感人之处。屈原和苏武都是忠诚爱国之人,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动流泪,而音乐也有着同样的效果。 最后,诗人通过“仰秣胡驹听,惊栖越鸟知”两句,进一步表现了音乐的魅力。胡驹和越鸟都被音乐所吸引,可见音乐的感染力之强。 整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音乐的魅力和感人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深厚感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幽咽新芦管,凄凉古竹枝。
似临猿峡唱,疑在雁门吹。
调为高多切,声缘小乍迟。
粗豪嫌觱篥,细妙胜参差。
云水巴南客,风沙陇上儿。
屈原收泪夜,苏武断肠时。
仰秣胡驹听,惊栖越鸟知。
何言胡越异,闻此一同悲。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苏武

    读音:sū wǔ

    词语解释

    ⒈  西汉使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公元前100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贵族对他多方威胁诱降,均遭拒绝。后被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地区牧羊。他坚持十九年不肯屈服。前81年,匈奴与汉和好,遂被释放,终于返回长安。

  • 屈原

    读音:qū yuán

    繁体字:屈原

    英语:Qu Yuan

    解释:①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楚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遭

  • 断肠

    读音:duàn cháng

    繁体字:斷腸

    短语:悲愤 悲切 悲恸 肝肠寸断 哀痛 悲壮 沉痛 痛 悲痛 痛定思痛

    英语:heartbroken

    意思:(断肠,断

  • 收泪

    读音:shōu lèi

    繁体字:收淚

    意思:(收泪,收泪)
    止住眼泪,停止哭泣。
      ▶三国·魏·嵇康《思亲》诗:“中夜悲兮当谁告,独收泪兮抱哀戚。”
      ▶《晋书•孝友传•刘殷》:“殷收泪视地,便有堇生焉。”

  • 武断

    读音:wǔ duàn

    繁体字:武斷

    短语:一手遮天 独断 独断专行 一意孤行

    英语:an arbitrary decision

    意思:(武断,武断)

     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