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塞上曲三首》 落日半山追黠虏,弯弓直过李陵台。

落日半山追黠虏,弯弓直过李陵台。

意思:落日半山追狡猾的敌人,拉弓直过李陵台。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塞上曲三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场面的诗,通过对旌旗、金鼓、落日、黠虏等战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情感。 “旌旗荡野塞云开,金鼓连天朔雁回。”这两句诗首先描绘了战争的场面,旌旗在战场上飘扬,塞云被战火驱散,金鼓之声震天动地,朔方的雁群也被惊飞。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战争的宏大场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落日半山追黠虏,弯弓直过李陵台。”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落日半山,追击黠虏,战士们弯弓搭箭,勇猛冲杀,直冲李陵台。这里不仅表现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也暗示了战争的艰难和残酷。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诗人通过对战争元素的生动描绘,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勇,同时也表达了对战士们的敬意和赞美。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旌旗荡野塞云开,金鼓连天朔雁回。
落日半山追黠虏,弯弓直过李陵台。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半山

    读音:bàn shān

    繁体字:半山

    意思:
     1.山半腰。
      ▶北周·王褒《始发宿亭》诗:“落星侵晓没,残月半山低。”
      ▶唐·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诗:“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

  • 弯弓

    读音:wān gōng

    繁体字:彎弓

    英语:draw a bow; bend a bow (使弓弯)

    意思:(弯弓,弯弓)

     1.挽弓;拉弓。
      ▶汉·贾谊《过秦论》上:“胡人

  • 落日

    读音:luò rì

    繁体字:落日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夕阳。亦指夕照。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唐·杜甫《后出塞》诗之

  • 陵台

    读音:líng tái

    繁体字:陵檯

    解释:1.即陵署。唐开元十三年改陵署为陵台。 2.陵墓。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