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几时四野狼烟息,烂醉花间秉烛游。

几时四野狼烟息,烂醉花间秉烛游。

意思:几时遍地狼烟息,烂醉花间秉烛游。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战争和胜利。它描绘了一个军队的胜利场景,以及胜利后士兵们的喜悦和期待。 首句“麾下偏裨尽拜侯,执俘已漆月氐头。”描绘了军队的胜利场景,所有的副将都得到了封侯,他们手中的俘虏已经被漆上了月氐头,象征着他们的战利品。 “饮江马去黄旗捷,巢幕乌来黑眚收。”这两句描绘了战场的另一侧,战马在江边饮水,黄旗在胜利的战场上飘扬,而乌鸦也被驱赶回巢穴。这里用乌鸦比喻战场的混乱和血腥,同时也象征着战场的结束。 “上不解衣常北顾,公宜归衮勿东留。”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主公的期望,希望他能够继续北进,不要因为东边的战事而分心。 “几时四野狼烟息,烂醉花间秉烛游。”是诗的结尾,表达了士兵们的愿望,他们希望战争早日结束,他们可以花间秉烛,享受和平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战争胜利的喜悦和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主公的期望和忠诚。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是一首优秀的军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麾下偏裨尽拜侯,执俘已漆月氐头。
饮江马去黄旗捷,巢幕乌来黑眚收。
上不解衣常北顾,公宜归衮勿东留。
几时四野狼烟息,烂醉花间秉烛游。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秉烛

    读音:bǐng zhú

    繁体字:秉燭

    英语:hold a candle

    意思:(秉烛,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孟浩然《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 四野

    读音:sì yě

    繁体字:四野

    短语:随处 到处 八方 万方 所在 街头巷尾 天南地北 五湖四海 四方 四海 四面八方 各处 无处 处处 四处 无所不在

    英语:all around

  • 狼烟

    读音:láng yān

    繁体字:狼煙

    英语:rocket

    意思:(狼烟,狼烟)

     1.唐·杜牧《边上闻笳》诗之一:“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

  • 几时

    读音:jǐ shí

    繁体字:幾時

    英语:what time; when

    意思:(几时,几时)

     1.多少时候。
      ▶汉武帝《秋风辞》:“少壮几时兮,奈老何!”唐·韩愈《祭十二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