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元沙院》 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意思:我也有决心从自由,琉璃瓶水照丝毫。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元沙院》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美丽的诗,描绘了升山南峰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让我们逐句来赏析一下: 首联“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描绘了升山南峰的高耸入云,诗人登上层层轩阁,虽然辛劳,但并未感到厌倦。这一联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豁达向上的精神风貌。 颔联“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描绘了海边烟云惨淡的景象,大寒时节的松竹在风中萧瑟作响。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寂寥。 颈联“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麃毛。”描绘了寺庙经台上的香篆在日光下渐渐消散,谈席上的风吹落了麃毛。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细微事物的观察入微,同时也表现了寺庙的宁静与肃穆。 尾联“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表达了诗人也从自然中得到了心灵的自得与宁静,就像琉璃瓶里的水一样清澈透明,能够映照出秋天的毫毛。这一联通过对自己的感受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心灵的净化。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升山南峰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豁达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细微事物的观察入微。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尽层轩未厌劳。
际海烟云常惨淡,大寒松竹更萧骚。
经台日永销香篆,谈席风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从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秋毫

    读音:qiū háo

    繁体字:秋毫

    英语:autumn hair; sth. too small to be easily discernible

    意思:
     1.亦作“秋豪”。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

  • 自得

    读音:zì dé

    繁体字:自得

    短语:自得其乐 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

    英语:self-congratulation

    意思:
     1.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
      ▶《

  • 琉璃

    读音:liú lí

    繁体字:琉璃

    英语:coloured glaze

    意思:
     1.一种有色半透明的玉石。
      ▶《后汉书•西域传•大秦》:“土多金银奇宝、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

  • 有心

    读音:yǒu xīn

    繁体字:有心

    英语:have the inclination

    意思:
     1.谓怀有某种意念或想法。
      ▶《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

  • 从自

    读音:cóng zì

    繁体字:從自

    意思:(从自,从自)
    自从。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从自斋时,等到日转过,没箇人偢问,酩子里忍饿。”

    解释:1.自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