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柳絮》 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

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

意思:三个月都是头白天,与春老另外依依。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柳絮》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是一首优美的春日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留恋。 首句“三月尽是头白日”,诗人以三月为始,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里“头白日”的比喻形象生动,给人以春天温暖、明亮的感觉。 “与春老别更依依”一句,诗人将春天和“春老”紧密相连,表达了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这里的“别”字,既指春天的离去,也指与春天的告别,情感深沉而真挚。 “凭莺为向杨花道”一句,诗人借助了莺和杨花的形象,通过它们向杨花传达自己的愿望,表达了对春天的挽留之情。这里的“凭”字,既有依赖、依靠的意思,也有借助于他人的意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绊惹春风莫放归”一句,诗人以“绊惹”一词形容自己对春天的留恋之情,仿佛被春风牵绊,无法离开。这里的“莫放归”表达了诗人希望春天能够停留更久,不要离开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诗人通过对春天形象的描绘,将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月尽是头白日,与春老别更依依。
凭莺为向杨花道,绊惹春风莫放归。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依依

    读音:yī yī

    繁体字:依依

    短语:招展 回荡 高扬 飞扬 飘 袅袅 飘荡 飘忽 飘动 飘摇 飘扬 飘洒 飞舞

    英语:reluctant to leave

    意思

  • 白日

    读音:bái rì

    繁体字:白日

    英语:daytime

    意思:
     1.太阳;阳光。
      ▶《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明月销铄而减毁。”
      ▶汉·王粲《登楼赋》:“步栖迟

  • 三月

    读音:sān yuè

    繁体字:三月

    造句:

  • 尽是

    读音:jìn shì

    繁体字:儘是

    英语:all

    详细释义:全部都是。如:『瞧他说得口沫横飞的,却尽是些废话。』
    [似]满是、全是

    造句:

  • 春老

    读音:chūn lǎo

    繁体字:春老

    意思:谓晚春。语出唐·岑参《喜韩樽相过》诗:“三月灞陵春已老,故人相逢耐醉倒。”
      ▶宋·欧阳修《仙意》诗:“沧海风高愁燕远,扶桑春老记蚕眠。”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