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杨休文》 适梦羽衣良有徵,共吟石鼎愧无才。

适梦羽衣良有徵,共吟石鼎愧无才。

意思:刚才梦见羽衣良有征,共吟石鼎惭愧没有才华。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杨休文》

全文赏析

这首诗《寂寞鳏翁揜县斋,吏传刺字睡惊回。》通过描绘一位孤独的县令在官衙中度过寂寞的夜晚,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然的向往。 首句“寂寞鳏翁揜县斋,吏传刺字睡惊回”描绘了县令的孤独和无奈,他独自一人坐在官衙中,只有吏员偶尔来访,而他自己也常常在接待完客人后陷入沉思。这里的“刺字”指的是官府中的文书和公事,而“睡惊回”则暗示了他在处理公务时的疲惫和无助。 “自从黄鹤仙人去,谁遣青牛道士来”两句,诗人借用了黄鹤仙人、青牛道士等神话传说,表达了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厌倦。黄鹤仙人离去,象征着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和对自由的渴望;而青牛道士的出现,则暗示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对自然、自由的追求。 “适梦羽衣良有徵,共吟石鼎愧无才”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梦中与羽衣仙女相遇的情景,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缺乏才华,无法与仙女共吟石鼎,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不足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殷勤问讯西山老,何日山中伴访梅”两句,诗人向西山老人询问山中是否有梅花可赏,表达了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这里的“伴访梅”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县令的孤独和无奈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然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能力的不足和对现实的无奈,这也使得诗歌更加真实、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寂寞鳏翁揜县斋,吏传刺字睡惊回。
自从黄鹤仙人去,谁遣青牛道士来。
适梦羽衣良有徵,共吟石鼎愧无才。
殷勤问讯西山老,何日山中伴访梅。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羽衣

    读音:yǔ yī

    繁体字:羽衣

    意思:
     1.以羽毛织成的衣服。
      ▶《史记•孝武本纪》:“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将军’,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
      ▶《汉书•郊祀志上》:“五利将军亦衣羽衣。”
     

  • 吟石

    读音:yín shí

    繁体字:吟石

    意思:诗人的砚。
      ▶五代·齐己《和郑谷幽栖之什》诗:“墨霑吟石黑,苔染钓船青。”

    解释:1.诗人的砚。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