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史诗·高阳》 路入高阳感郦生,逢时长揖便论兵。

路入高阳感郦生,逢时长揖便论兵。

意思:路进入高阳感郦生,适逢当时于是长揖论兵。

出自作者[唐]胡曾的《咏史诗·高阳》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路入高阳感郦生》,作者通过描绘郦生的事迹,表达了对郦生的敬仰之情。 首句“路入高阳感郦生”中,“路入高阳”描绘了作者进入高阳这个地方,对郦生的事迹产生了感想。高阳是郦生的故乡,郦生在此地的事迹无疑为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感郦生”三字表达了作者对郦生的敬仰之情,他被郦生的智勇所感动。 “逢时长揖便论兵”描绘了作者对郦生胆识的赞美。逢长,即突然遇到久经时局、阅历丰富的长者。长揖,是对长者的敬礼。便论兵,则显示了郦生的军事才能。 “最怜伏轼东游日,下尽齐王七十城。”描绘了郦生在齐国施展才华,游说齐王,最终使齐国投降的情景。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郦生功业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郦生的深深怀念。 全诗充满了对郦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智勇双全、才华横溢的郦生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通过描绘郦生的事迹,表达了作者对智勇双全、才华横溢的理想人物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路入高阳感郦生,逢时长揖便论兵。
最怜伏轼东游日,下尽齐王七十城。

关键词解释

  • 高阳

    读音:gāo yáng

    繁体字:高陽

    英语:Gaoyang

    意思:(高阳,高阳)

     1.指高而向阳之地。
      ▶《孙子•地形》:“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 论兵

    读音:lùn bīng

    繁体字:論兵

    意思:(论兵,论兵)
    研究军事和兵法。
      ▶《战国策•秦策二》:“甘茂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
      ▶秦之右将有尉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鲍彪注:“言不以兵法治士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