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雨》
时闻吏号呼,手把县符赤。
时闻吏号呼,手把县符赤。
意思:
当时听说官吏呼叫,手把县符赤。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喜雨》
全文创作背景
宋人苏辙的《喜雨》创作背景是,在嘉祐六年(1061年),他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今陕西凤翔)府判官。次年,他开始修建房舍,并在公馆北面建了一座亭子,作为休息场所。那年春天久旱无雨,亭子建成时,碰巧下了一场大雨,民众欢欣鼓舞。因此,苏辙将此亭命名为“喜雨亭”,并写下了这篇文章。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以查阅文学史或相关书籍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素手把芙蓉。
-- 出自《古风其十九》作者:[唐]李白
手把玉郎书迹。
-- 出自《西地锦·雨细欲收还滴》作者:[宋]周紫芝
丈夫只手把吴钩。
-- 出自《眼儿媚·丈夫只手把吴钩》作者:[宋]卓田
手把天关撼。
-- 出自《步步高》作者:[宋]无名氏
手把奇文诵数通。
-- 出自《减字木兰花·不能者止》作者:[宋]沈瀛
手把红旗旗不湿。
-- 出自《洒泉子》作者:[宋]潘阆
猿乌岁时闻。
-- 出自《赤蔷安掸师塔》作者:[唐]卢照邻
时闻打窗雨。
-- 出自《法曲献仙音》作者:[宋]周邦彦
时闻隔林犬。
-- 出自《春夜竹亭赠钱少府归蓝田》作者:[唐]王维
时闻一阵藕花香。
-- 出自《偈颂一百二十三首》作者:[宋]释祖钦
时闻笑语隔芦花。
-- 出自《巫山一段云 渔村落照》作者:[元]李齐贤
时闻笑语隔芦花。
-- 出自《巫山一段云 渔村落照》作者:[元]李齐贤
时闻枝间蔌蔌。
-- 出自《清平乐·霁光摇目》作者:[宋]石孝友
吏号鹰隼如,攫拏何顾惜。
-- 出自《简同年刁时中俊卿》作者:[宋]五迈
以儒饰吏号通材,忽报曹装打叠回。
-- 出自《饯行省郎中王君祥》作者:[宋]王义山
祥龟符赤寨,天马濯龙坑。
-- 出自《送朱茂倩秀才由贵竹趋滇南省觐奉柬当路诸公》作者:[明]多炡
边烽白羽,军符赤籍,弄得不成模样。
-- 出自《鹊桥仙·二童一马》作者:[宋]吴泳
投戈犹待汉符赤,藏壁不随秦火红。
-- 出自《三月之朔邑庠请仆升讲席说诗泮水正仲用前韵》作者:[宋]舒岳祥
诗句原文
夺官分所甘,年来禄又绝。
天公尚怜人,岁赍禾与麦。
经冬雪屡下,根须连地脉。
庖厨望饼饵,瓮盎思曲糵。
一春百日旱,田作龟板拆。
老农泪欲堕,无麦真无食。
朱明候才兆,风雷起通夕。
田中有人至,膏润已逾尺。
继来不违愿,饱食真可必。
民生亦何幸,天意每相恤。
我幸又已多,锄耒坐不执。
同尔乐丰穰,异尔苦税役。
时闻吏号呼,手把县符赤。
岁赋行自办,横敛何时毕。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