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即席分得秋字送张吉老学士移使京西》 赐对中楹喜暂留,驻旌聊复到蓬丘。

赐对中楹喜暂留,驻旌聊复到蓬丘。

意思:并对中柱高兴暂时留下,驻旌旗姑且再到蓬丘。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即席分得秋字送张吉老学士移使京西》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受到皇帝的恩赐,并被暂时留在京城时,对过去的朋友们相聚,以及未来的期待和感激之情。 首句“赐对中楹喜暂留,驻旌聊复到蓬丘”,表达了作者在受到皇帝的恩赐,得以暂时留在京城,感到非常高兴。同时,“到蓬丘”这个词语,也暗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回归。 “朋游少别三周岁,尊酒相逢半白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和朋友们的聚会,已经过去三年了,大家再次相逢,都已白发苍苍。这既是对过去时光的感慨,也是对朋友们日渐老去的无奈。 “频拜恩光龙铸节,屡宣风力隼横秋”,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感激之情,以及自己对国家的贡献。作者频繁地受到皇帝的恩赐和表彰,这让他感到非常荣幸。同时,“屡宣风力隼横秋”也表达了作者在国家治理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二邦已见澄清效,更尽宽平缓主忧”,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信心和期待。作者认为,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家已经看到了治理的效果,现在应该更加努力,让国家更加稳定和平。同时,“宽平缓主忧”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感激之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信心和期待。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赐对中楹喜暂留,驻旌聊复到蓬丘。
朋游少别三周岁,尊酒相逢半白头。
频拜恩光龙铸节,屡宣风力隼横秋。
二邦已见澄清效,更尽宽平缓主忧。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赐对

    读音:cì duì

    繁体字:賜對

    意思:(赐对,赐对)
    帝王召见臣子对答问题。
      ▶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臣愚不敏,蒙恩赐对。”
      ▶明·沈德符《野获编•列朝一•召对》:“先是宪宗以天语微

  • 留驻

    读音:liú zhù

    繁体字:留駐

    解释:留下来驻扎。

    造句:

  • 蓬丘

    读音:péng qiū

    繁体字:蓬丘

    意思:即蓬莱山。
      ▶《海内十洲记•聚窟洲》:“蓬丘,蓬莱山是也。”
      ▶唐·李白《悲清秋赋》:“吾将採药于蓬丘。”
      ▶清·黄叔威《古诗》之七:“东海近几席,彷彿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