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年春题府厅》 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

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

意思:诚实被钩距,表示耻辱用蒲草鞭子。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七年春题府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公务繁忙、生活困窘的官员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官员的深深同情。 首联“潦倒守三川,因循涉四年”,描述了官员守在三川,一晃就是四年。这里的“潦倒”和“因循”凸显出官员生活的困苦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无情流逝。 颔联“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通过对官员行为的描绘,展现了他的诚信和正直。“推诚废钩距”,表示他推心置腹,不用钩距这样的诡计。“示耻用蒲鞭”,则表明他有羞耻之心,不轻易使用惩罚。 颈联“以此称公事,将何销俸钱?”进一步揭示了官员的困境。他的诚信和正直,虽然被赞誉为公事,但却无法改变他经济上的困难,甚至无法支付他的薪水。 尾联“虽非好官职,岁久亦妨贤。”诗人对官员的境遇表示了深深的同情。虽然他担任的并非显赫的官职,但长年的困顿和辛苦仍然妨碍了他的才华和贤能。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忠诚、正直,却生活困苦的官员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官员的深深同情和理解。同时,也通过这首诗,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生的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潦倒守三川,因循涉四年。
推诚废钩距,示耻用蒲鞭。
以此称公事,将何销俸钱?
虽非好官职,岁久亦妨贤。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推诚

    读音:tuī chéng

    繁体字:推誠

    意思:(推诚,推诚)
    以诚心相待。
      ▶《淮南子•主术训》:“块然保真,抱德推诚,天下从之,如响之应声,景之象形。”
      ▶《魏书•高祖纪下》:“凡为人君,患于不均,不

  • 蒲鞭

    读音:pú biān

    繁体字:蒲鞭

    意思:以蒲草为鞭。常用以表示刑罚宽仁。
      ▶《后汉书•刘宽传》:“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
      ▶唐·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诗:“蒲鞭挂檐枝,示耻无扑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