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一夜成消瘦,下却珠帘不忍看。
意思:牡丹一夜成消瘦,下了珠帘不忍心看。
出自作者[宋]真山民的《春晓雨》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通过环境的描写和诗人的感受,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脆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破晓檐花未放乾,披衣和梦倚阑干”描绘了清晨的景象,天色刚破晓,檐下的花还未完全干透,诗人披着衣服,带着梦境,倚在栏杆上。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清晨的宁静和诗人的惆怅。
颔联“酿成苔晕地犹湿,老尽莺声风正寒”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细节,地上的苔藓湿润,黄莺的叫声已经不再清脆,风吹过感到寒冷。这一联通过环境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脆弱。
颈联“无客醉敲金镫响,有人睡怯翠衾单”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方面是没有客人醉酒敲打着金镫声响,另一方面是有人因为翠绿的被子单薄而感到寒冷。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生活的喧嚣与寂静、豪华与朴素的对比。
尾联“牡丹一夜成消瘦,下却珠帘不忍看”通过对牡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消逝的感慨。牡丹一夜之间变得消瘦,诗人不忍心看下去,拉下了珠帘。这一联通过对牡丹的描绘,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自然规律的感叹。
相关句子
- 卷起珠帘。-- 出自《失调名》作者:[宋]赵佶
- 侧卧珠帘卷。-- 出自《点绛唇·水陌轻寒》作者:[宋]寇准
- 珠帘乍见。-- 出自《减字木兰花·珠帘乍见》作者:[宋]王之望
- 珠帘休卷。-- 出自《减字木兰花·一声杜宇》作者:[宋]曾觌
- 香鸭珠帘卷。-- 出自《虞美人·香烟绕遍兰堂宴》作者:[宋]胡文卿
- 珠帘卷素秋。-- 出自《摊破诉衷情/诉衷情》作者:[宋]蔡楠
- 珠帘狭。-- 出自《秦楼月/忆秦娥》作者:[宋]范成大
- 珠帘底。-- 出自《点绛唇·公子归来》作者:[宋]无名氏
- 珠帘垂户。-- 出自《五彩结同心》作者:[宋]无名氏
- 缥缈珠帘下。-- 出自《菩萨蛮·晴窗睡起炉烟直》作者:[宋]王之道
- 玉肌消瘦。-- 出自《清平乐 咏水仙花》作者:[元]白朴
- 消瘦。-- 出自《定风波·晚岁监州闻荔枝》作者:[宋]黄庭坚
- 镜中消瘦。-- 出自《御街行·银烛生花如红豆》作者:[宋]秦观
- 消瘦。-- 出自《如梦令·门外鸦啼杨柳》作者:[宋]秦观
- 消瘦。-- 出自《如梦令·门外鸦啼杨柳》作者:[宋]秦观
- 镜中消瘦。-- 出自《忆帝京·银烛生花如红豆》作者:[宋]黄庭坚
- 消瘦。-- 出自《宴桃源/如梦令》作者:[宋]周紫芝
- 消瘦。-- 出自《宴桃源/如梦令》作者:[宋]周紫芝
- 那人消瘦。-- 出自《点绛唇·水载离怀》作者:[宋]杨炎正
- 花开不忍出,花落不忍扫。-- 出自《和转庵丹桂韵》作者:[宋]姜夔
- 不忍相抛弃。-- 出自《薄媚》作者:[宋]董颖
- 不忍营新宠。-- 出自《菩萨蛮·昔年曾伴花前醉》作者:[宋]无名氏
- 恻恻不忍言。-- 出自《古风其三十二》作者:[唐]李白
- 不忍看秋蓬。-- 出自《古风其五十二》作者:[唐]李白
- 不忍放。-- 出自《扫地舞·酥点萼》作者:[宋]无名氏
- 飞红不忍看。-- 出自《菩萨蛮·隔江一带春山好》作者:[宋]赵长卿
- 凄凉不忍听。-- 出自《阮郎归·东城沙软马蹄轻》作者:[宋]赵长卿
- 不忍回头觑。-- 出自《惜分飞·要眇新声生宝柱》作者:[宋]王之望
-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出自《牡丹芳》作者:[唐]白居易
- 牡丹花下连宵醉,今日闲看黑牡丹。-- 出自《题牛图》作者:[宋]戴复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