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实可怜今入眼,佳人何日问重来。
意思:霜是可怜现在进入眼,美女什么时候问重来。
出自作者[宋]王洋的《赋洞庭柑》
全文创作背景
《赋洞庭柑》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畔的柑橘丰收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
创作背景:
王洋生活在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当时的社会矛盾依然存在,贫富差距悬殊,农民生活困苦。王洋本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但他关心民生,关注社会现实。他的作品多以咏史抒怀、山水田园为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
赏析:
首句“洞庭湖上橘洲长”,以洞庭湖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湖水辽阔,风光旖旎。橘洲是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因盛产柑橘而得名。这里用“橘洲长”来形容柑橘树丛生的景象,展现了洞庭湖畔丰收的果园。
第二句“绿水青山映画楼”,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绿水青山指的是洞庭湖周围的优美自然环境,而画楼则代表了文人墨客居住的地方。这里的“映画楼”意味着橘子的丰收给人们带来了美好的生活环境,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红日初升照碧空”,描绘了早晨阳光照耀在洞庭湖上的美景。红日初升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碧空则代表着晴朗的天空。这里的景色与前两句相呼应,共同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洞庭湖畔画卷。
最后一句“渔舟唱晚共谁愁”,表达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关切。渔舟唱晚意味着渔民在夕阳下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但诗人却对他们的生活感到忧虑。这里的“共谁愁”暗示着诗人希望有人能与渔民分担忧愁,共同改善他们的生活。
总的来说,《赋洞庭柑》这首诗以洞庭湖畔的柑橘丰收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渔民生活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