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寒食日。 三国 魏 曹操 《明罚令》:“闻 太原 、 上党 、 西河 、 雁门 ,冬至后百五日皆絶火寒食,云为 介子推 ……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不得寒食。”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麦粥。”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李舍人旅中寒食感事》诗:“一百五
读音:lí huā
繁体字:梨花
意思: 1.梨树的花,一般为纯白色。 ▶南朝·梁·萧子显《燕歌行》:“洛阳梨花落如雪,河边细草细如茵。”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读音:yī bǎi
繁体字:一百
意思: 1.数词。十的十倍。 ▶《孟子•公孙丑下》:“前日于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唐·骆宾王《冬日宴》诗:“二三物外友,一百杖头钱。” ▶宋·葛立
读音:wǔ rì
繁体字:五日
意思: 1.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唐·冯贽《云仙杂记•灵运须》:“中宗时,安乐公主五日斗百草。” ▶宋·姜夔《诉衷情•端午宿合路》词:“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