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南来苦热戏作二首》 阿奴投烛婢翻羹,飞蛾赴焰鸡遭烹。

阿奴投烛婢翻羹,飞蛾赴焰鸡遭烹。

意思:你把蜡烛丫环翻汤,飞蛾到火焰鸡遭烹煮。

出自作者[宋]黄公度的《南来苦热戏作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农夫在烈日下耕作,仙家的炼丹炉却未成,婢仆失火,鸡被烹食,以及汤水如池火城,未如三伏之热等,形象地描绘了三伏天气的炎热,表达了作者对酷热的深切感受。 首句“农夫烈日夏畦耕”,描绘了农夫在烈日下耕田的场景,通过这个画面,我们可以感受到夏日的炎热和农夫的艰辛。 “仙家九转丹灶成”一句,通过对比农夫的艰辛与仙家的无所事事,进一步强调了酷热的感受。 “阿奴投烛婢翻羹,飞蛾赴焰鸡遭烹”这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酷热之下,家仆投火、鸡被烹食的情景,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意境。 最后两句“汤为池兮火为城,未如三伏南州行”,以汤为池、火为城来比喻酷热,但比起三伏南州的炎热,仍显得逊色。这里的“三伏南州行”不仅指出了地点,更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炎热的深深感叹。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通过各种细节和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三伏天气的炎热,表达了作者对酷热的深切感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深深同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农夫烈日夏畦耕,仙家九转丹灶成。
阿奴投烛婢翻羹,飞蛾赴焰鸡遭烹。
汤为池兮火为城,未如三伏南州行。
作者介绍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关键词解释

  • 飞蛾

    读音:fēi é

    繁体字:飛蛾

    英语:moth

    意思:(飞蛾,飞蛾)
    蛾子。有趋光的习性。
      ▶晋·崔豹《古今注•虫鱼》:“飞蛾善拂灯,一名火花,一名慕光。”
      ▶晋·张协《杂

  • 阿奴

    读音:ā nú

    繁体字:阿奴

    意思:
     1.尊长对卑幼者以及夫妻间的昵称。
      (1)兄称弟。
      ▶《晋书•周顗传》:“顗性宽裕而友爱过人,弟嵩尝因酒瞋目谓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所燃蜡烛投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