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太白胡僧歌》 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

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

意思:一个拿着楞伽入中峰,人们很难看到只听到钟。

出自作者[唐]岑参的《太白胡僧歌》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中寺庙中一位神秘胡僧的诗。诗中通过对胡僧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内心清净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闻有胡僧在太白,兰若去天三百尺。”诗人通过描述胡僧所在的山峰高耸入云,与天相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胡僧的修行之高深,难以被世人所理解。 颔联“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诗人通过描绘胡僧手持楞伽经进入山顶的寺庙,而普通人却只能听到寺庙中的钟声,进一步强调了胡僧的神秘和与众不同。 颈联“窗边锡杖解两虎,床下钵盂藏一龙。”诗人通过描绘胡僧的锡杖和钵盂,表达了其修行之深和智慧之高。锡杖象征着威严和力量,钵盂则象征着慈悲和救赎。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胡僧的独特形象和非凡之处。 尾联“商山老人已曾识,愿一见之何由得。”诗人表达了对能够见到胡僧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修行和清净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得到商山老人的指引,从而能够接近胡僧,实现内心的清净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胡僧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内心清净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对山峰、寺庙、锡杖、钵盂等意象的运用,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修行和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有胡僧在太白,兰若去天三百尺。
一持楞伽入中峰,世人难见但闻钟。
窗边锡杖解两虎,床下钵盂藏一龙。
草衣不针复不线,两耳垂肩眉覆面。
此僧年几那得知,手种青松今十围。
心将流水同清净,身与浮云无是非。
商山老人已曾识,愿一见之何由得。
山中有僧人不知,城里看山空黛色。
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关键词解释

  • 楞伽

    读音:léng jiā

    繁体字:楞伽

    意思:亦作“楞迦”。
     
     1.山名。梵文音译。在古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
      ▶宋·王安石《化城阁》诗:“楞伽海中山,杳出霄汉上。”
      ▶《

  • 世人

    读音:shì rén

    繁体字:世人

    英语:(common) people

    意思:
     1.世间的人;一般的人。
      ▶《楚辞•渔父》:“世人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

  • 入中

    读音:rù zhōng

    繁体字:入中

    意思:宋朝地方政府向朝廷缴纳钱物称“入中”。
      ▶宋·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商人先入中粮草,乃诣京师算请慢便钱,慢杂钞及杂货。”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三年》:“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