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御製奉祀礼成宴》 向晚柏梁传睿唱,帝台春箭更迟迟。

向晚柏梁传睿唱,帝台春箭更迟迟。

意思:傍晚柏梁传散点,帝台春箭更慢慢。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奉和御製奉祀礼成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次皇家祭祀活动的赞美诗,描绘了皇帝的虔诚、皇家的尊严和国家的繁荣。 首联“真场荐鬯方回跸,泰畤钦柴既受禧”,描述了祭祀活动的场所和仪式,表达了皇帝对神灵的尊敬和虔诚。 颔联“璧散九行颁宠宴,翠緌三接庆昌期”,描绘了皇家宴会的盛况和吉祥的预兆,表达了皇家的繁荣和昌盛。 颈联“露晞朝景彰慈渥,风扇微和表圣时”,描述了早晨的露水和微风吹拂的景象,象征着皇帝的恩泽和国家的繁荣,表达了对圣明的时代的赞美。 尾联“羽籥动容分广砌,旍旂交影上丹墀,綷羽来仪识凤姿”,描绘了皇家仪仗队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皇家的敬仰和对国家的自豪。 整首诗语言优美,用词华丽,充满了对皇家的赞美和对国家的自豪。同时,也表达了对神灵的尊敬和对未来的希望。整首诗的节奏明快,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首优秀的宫廷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真场荐鬯方回跸,泰畤钦柴既受禧。
璧散九行颁宠宴,翠緌三接庆昌期。
露晞朝景彰慈渥,风扇微和表圣时。
羽籥动容分广砌,旍旂交影上丹墀。
琼跗拜赐承天意,綷羽来仪识凤姿。
向晚柏梁传睿唱,帝台春箭更迟迟。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春箭

    读音:chūn jiàn

    繁体字:春箭

    意思:春天的漏箭。古代以铜壶滴漏计时,壶内置箭,刻节,浮于水上,以计昼夜昏明。
      ▶宋·夏竦《奉和御制上元观灯》:“冉冉游尘生辇道,迟迟春箭入歌声。”
      ▶明·汤显祖《紫钗记

  • 帝台

    读音:dì tái

    繁体字:帝檯

    解释:1.古代神话中的神仙名。 2.犹帝阙。

    造句:

  • 柏梁

    读音:bǎi liáng

    繁体字:柏梁

    意思:
     1.指柏梁台。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则又作柏梁、铜柱、承露僊人掌之属矣。”
      ▶南朝·梁·江淹《倡妇自悲赋》:“去柏梁以掩袂,出桂苑而敛眉。”

  • 向晚

    读音:xiàng wǎn

    繁体字:曏晚

    英语:towards evening; about dusk

    意思:(参见嚮晚)
    傍晚。
      ▶唐·李颀《送魏万之京》诗:“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

  • 迟迟

    读音:chí chí

    繁体字:遲遲

    英语:slow

    意思:(迟迟,迟迟)

     1.徐行貌。
      ▶《诗•邶风•谷风》:“行道迟迟,中心有违。”
      ▶毛传:“迟迟,舒行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