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襄口阻风》 雪浪排空接海门,孤舟三日阻龙津。

雪浪排空接海门,孤舟三日阻龙津。

意思:雪是排空和海门,我船三天被龙津。

出自作者[唐]殷尧藩的《襄口阻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中的见闻和感受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慨和敬畏之情。 首联“雪浪排空接海门,孤舟三日阻龙津。”描绘了旅途中的壮丽景色,雪白的浪花排空接海,展现了大海的壮美景象。而“孤舟三日阻龙津”则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困境。 颔联“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事件的感慨。曹瞒曾堕入周郎计中,最终败北;而王导难以阻止庾亮的车尘,暗示了时运不济。这些历史典故为诗篇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颈联“鸥散白云沈远浦,花飞红雨送残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色,白色的鸥鸟在天空中飞翔,远处的浦口云雾缭绕;落花飘零,红雨纷飞,送走了春天的残景。这些景象为诗篇增添了生动的色彩和细腻的感受。 尾联“篙师整缆候明发,仍谒荒祠问鬼神。”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行动和思考,船夫整理好船锚,准备出发,诗人则前往荒废的神祠询问神明。这表达了诗人在孤独旅途中的敬畏和探索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典故和旅途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慨和敬畏之情。诗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雪浪排空接海门,孤舟三日阻龙津。
曹瞒曾堕周郎计,王导难遮庾亮尘。
鸥散白云沈远浦,花飞红雨送残春。
篙师整缆候明发,仍谒荒祠问鬼神。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殷尧藩(780年—855年),浙江嘉兴人。唐代诗人。唐元和九年(814年)进士,历任永乐县令、福州从事,曾随李翱作过潭州幕府的幕僚,后官至侍御史,有政绩。他和沈亚之、姚合、雍陶、许浑、马戴是诗友,跟白居易、李绅、刘禹锡等也有往来。曾拜访韦应物,两人投契莫逆。他足迹很广,遍历晋、陕、闽、浙、苏、赣、两湖等地。性好山水,曾说:“一日不见山水,便觉胸次尘土堆积,急须以酒浇之。”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雪浪

    读音:xuě làng

    繁体字:雪浪

    意思:
     1.白色浪花。
      ▶唐·元稹《遭风二十韵》:“俄惊四面云屏合,坐见千峰雪浪堆。”
      ▶元·范康《竹叶舟》第三摺:“则见秋江雪浪拍天浮,更月黑云愁。”

  • 海门

    读音:hǎi mén

    繁体字:海門

    英语:sea gate

    意思:(海门,海门)
    海口。内河通海之处。
      ▶唐·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宋·

  • 排空

    读音:pái kōng

    繁体字:排空

    意思:凌空;耸向高空。
      ▶南朝·梁·何逊《赠韦记室黯别》诗:“无因生羽翰,千里暂排空。”
      ▶隋·魏澹《园树有巢鹊戏以咏之》:“早晚时应至,轻举一排空。”
      ▶明·

  • 龙津

    读音:lóng jīn

    繁体字:龍津

    意思:(龙津,龙津)

     1.即龙门。
      ▶龙门一名河津,故称。
      ▶《晋书•郭璞传》:“登降纷于九五,沦涌悬乎龙津。”
      ▶明徐芳《城门高》诗:“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