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闻周召佐明时,西望都门强策羸。
意思:一听说周公、召公辅佐圣明的时代,西望都门强策弱。
出自作者[唐]张祜的《寓怀寄苏州刘郎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周公、召公的典故,表达了对周公、召公辅佐周成王治理国家,使周朝成为太平盛世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期望和自己的抱负。
首句“一闻周召佐明时”,诗人直接点明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和对时代的信心。他赞美周公、召公辅佐周成王治理国家,使周朝成为太平盛世,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期望和自己的抱负。
“西望都门强策羸”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京城的思念和对于仕途的渴望。他虽然身体虚弱,但仍然坚持策马西望,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毅力。
“天子好文才自薄”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的失望和不满。他认为天子虽然喜欢文才,但自己却不被重视,表达了自己对于朝廷用人制度的质疑和不满。
“诸侯力荐命犹奇”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诸侯的感激和对于自己才华的自信。他认为诸侯们也看到了自己的才华,并给予了推荐和重视,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和自信之心。
“贺知章口徒劳说,孟浩然身更不疑。”两句诗中,诗人借用了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于命运的感慨。贺知章和孟浩然都是历史上的才子,但他们的命运却不同,一个得到了重用,一个却默默无闻。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于命运的感慨。
最后一句“欲离京国尚迟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开京城的不舍和对于未来的期待。他虽然不舍京城的生活,但仍然期待着未来的机会和挑战,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勇气。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的忠诚和对未来的信心。通过周公、召公的典故,诗人赞美了古代贤臣良将的品德和智慧,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的期望和对于未来的信心。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希望的作品,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