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六和塔》 铃隔山僧呗,灯通海客舡。

铃隔山僧呗,灯通海客舡。

意思:铃隔着山僧呗,灯通客船。

出自作者[宋]朱继芳的《六和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海潮景象的诗,同时也带有一些佛教和文化的元素。 首先,诗的开头“三百有余年,潮头不敢颠。”描绘了海潮的威力和稳定性,大约三百年的历史,潮头没有敢颠倒的,这体现了海洋的威力和自然规律的不可抗拒。 “孤尖标白浪,层级上青天。”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海潮涌来时的景象,像标在白浪上的孤尖,有层次地升上青天,生动地展现了海潮的壮丽景色。 “铃隔山僧呗,灯通海客舡。”这两句诗描绘了山僧诵经和海客乘船的场景,与海潮的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深度。 最后,“老来登眺眼,不道步难前。”表达了作者老来登高眺望的感受,不觉得自己步伐艰难,而是尽情欣赏海潮和周围景色的美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海潮的景象,以及山僧、海客、作者自己的描绘,展现了海洋的壮丽、佛教文化的深邃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自然景观描绘之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百有余年,潮头不敢颠。
孤尖标白浪,层级上青天。
铃隔山僧呗,灯通海客舡。
老来登眺眼,不道步难前。

关键词解释

  • 通海

    读音:tōng hǎi

    繁体字:通海

    意思:
     1.与海外交往。
      ▶唐·张籍《送金少卿副使归新罗》诗:“通海便应将国信,到家犹自着朝衣。”
      ▶郑观应《致考察南洋商务张弼士侍郎书》:“通海以来,渐知效法泰

  • 隔山

    读音:gé shān

    繁体字:隔山

    英语:mountain on the other way round

    意思:I
    异父兄弟之间的互称。
       ▶清·俞樾《茶香室丛钞•称谓之异》:“甘州人

  • 山僧

    读音:shān sēng

    繁体字:山僧

    意思:
     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庾信《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刘长卿《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