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卫河四首》 河流曲曲转,十里还相唤。

河流曲曲转,十里还相唤。

意思:河流弯曲曲转,十里还互相呼唤。

出自作者[明]王世贞的《卫河四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河流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作者对河流的热爱和向往。 首先,诗歌的前两句“河流曲曲转,十里还相唤”,描绘了河流的蜿蜒曲折和流淌的动态。这里的“曲曲转”形象地表现了河流的蜿蜒曲折,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而“十里还相唤”则表达了河流的绵延不绝和相互呼应,仿佛在不断地呼唤着人们,让人感受到河流的魅力和神秘。 其次,诗歌的后两句“那比下江船,扬帆忽不见”,通过对比下江船的快速和神秘,进一步突出了河流的美丽和神秘。这里的“下江船”指的是从下游过来的船只,它们快速地扬帆而去,让人感到惊奇和神秘。而“忽不见”则表达了河流的宽广和深远,让人感到无法触及和无法把握。 整首诗歌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河流的热爱和向往。它不仅让人感受到河流的美和神秘,也让人对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悟。 此外,诗歌的语言也十分优美,它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也十分优美,让人在阅读时感到愉悦和享受。 总之,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它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河流的热爱和向往,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河流曲曲转,十里还相唤。
那比下江船,扬帆忽不见。
作者介绍
王世贞(1526年12月8日-1590年12月23日),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王世贞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

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关键词解释

  • 曲曲

    读音:qū qū

    繁体字:曲曲

    意思:
     1.弯曲。
      ▶宋·陈师道《寓目》诗:“曲曲河回复,青青草接连。”
      ▶韩北屏《非洲夜会•橘林茶香》:“进门之后,豁然开朗,深深庭院,曲曲回廊,竟是另有一番景色。”

  • 河流

    读音:hé liú

    繁体字:河流

    英语:river

    意思:
     1.指黄河水流。
      ▶南朝·宋·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河流遄疾,道阻且长。”
      ▶《清史稿•河渠志一》:

  • 相唤

    读音:xiāng huàn

    繁体字:相喚

    意思:(相唤,相唤)

     1.亦作“相叫”。拱手报名,行相见礼。俗称“唱喏”。
      ▶宋·周遵道《豹隐纪谈》:“冬至后云: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
      ▶《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