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 乞身来阙下,赐告卧漳滨。

乞身来阙下,赐告卧漳滨。

意思:请人来京城,赐告在漳水之滨。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同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位汉室贤王和他在国家危难之际的贡献。 首联“汉室贤王后,孔门高第人”,诗人以赞美的口吻描述了这位贤王出身于汉室贵族家庭,同时也是孔门高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学问修养。 “济时成国器,乐道任天真”两句,表达了这位贤王具有济世之才,但他并不追求名利,而是乐于遵循道义,保持纯真本性。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绘这位贤王的品德和行为,进一步赞美了他的高尚情操和忠诚爱国。如“特达圭无玷,坚贞竹有筠”,表达了这位贤王品行高洁,如同无瑕疵的美玉,坚贞不屈,如同竹子一样有节有操。 “护塞无南牧,驰心拱北辰”两句,表达了这位贤王在国家危难之际,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保卫国家安全。 “乞身来阙下,赐告卧漳滨”描述了这位贤王在年老时,主动请求辞去职务,回到故乡漳滨颐养天年。 最后,“凄凉竹林下,无复见清尘”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贤王的离去感到凄凉,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汉室贤王的赞美,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忠诚爱国精神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英雄的怀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室贤王后,孔门高第人。
济时成国器,乐道任天真。
特达圭无玷,坚贞竹有筠。
总戎宽得众,市义贵能贫。
护塞无南牧,驰心拱北辰。
乞身来阙下,赐告卧漳滨。
荣耀初题剑,清羸已拖绅。
宫星徒列位,隙日不回轮。
自昔追飞侣,今为侍从臣。
素弦哀已绝,青简叹犹新。
未遂挥金乐,空悲撤瑟晨。
凄凉竹林下,无复见清尘。
作者介绍 王维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乞身

    读音:qǐ shēn

    繁体字:乞身

    意思:古代以作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语本《史记•张仪列传》:“今齐王甚憎仪,仪之所在,必兴师伐之,故仪愿乞其不肖之身之梁,齐必兴师伐之。”
      ▶《东观汉记•张况传》:“时年八十

  • 漳滨

    读音:zhāng bīn

    繁体字:漳濱

    意思:(漳滨,漳滨)
    漳水边。
      ▶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二:“余婴沈痼疾,窜身清漳滨。”后因用为卧病的典实。
      ▶唐·刘禹锡《许给事见示<哭工部刘尚书诗>因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