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蒙城善友惠米》 赵州遗语诚非谬,一饱元来忘百饥。

赵州遗语诚非谬,一饱元来忘百饥。

意思:赵州遗留下来的话确实不错,一饱百元来忘记饥饿。

出自作者[宋]释子淳的《谢蒙城善友惠米》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客到蒙城有信归,殷勤惠米助晨炊》是一首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通过对僧人用饭的描绘,表达出一种淡然处世、不争名利的哲学思想。 首联“客到蒙城有信归,殷勤惠米助晨炊”,诗人通过描绘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给寺庙带来消息,使得寺庙的主人有了回家的希望,同时也表达了客人对寺庙的关心和寺庙主人对客人的感激之情。而寺庙主人则以一碗米来回报客人的好意,帮助寺庙早晨的炊事工作。这一联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感恩回报。 颔联“老僧钵满慵相唤,长者恩深只自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中僧人的生活状态和客人的感恩之情。僧人因为年老体衰,已经不再需要更多的食物,所以对于客人的馈赠感到满足和感激;而客人则因为寺庙主人的消息而感到恩深似海,感激不尽。这一联通过描绘僧人和客人的不同心态,表达了感恩和知足常乐的哲学思想。 颈联“粒粒圆成难著会,明明嚼碎更何疑”,诗人通过对僧人吃的一碗米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一粒粒圆润饱满的米粒,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生命的奇迹和自然的恩赐;咀嚼着这些米粒,心中没有任何疑惑和不安,只有感恩和满足。这一联通过描绘食物的美味和生命的奇迹,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赵州遗语诚非谬,一饱元来忘百饥”,诗人引用赵州和尚的遗言“吃茶去”,表达了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理解。吃茶去不仅仅是对生活的赞美和感恩,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领悟。只有真正体验过生活的滋味,才能真正忘记过去的饥饿和困苦,才能真正领悟到人生的真谛。这一联通过引用赵州和尚的遗言,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淡然处世、不争名利的哲学思想。诗人通过对食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理解,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思考。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到蒙城有信归,殷勤惠米助晨炊。
老僧钵满慵相唤,长者恩深只自知。
粒粒圆成难著会,明明嚼碎更何疑。
赵州遗语诚非谬,一饱元来忘百饥。

关键词解释

  • 赵州

    读音:zhào zhōu

    繁体字:趙州

    意思:(赵州,赵州)
    指唐代高僧从谂。
      ▶南泉·普愿禅师弟子。因其住持于赵州(今河北省·赵县)观音院,传扬佛教,不遗余力,时谓“赵州门风”。世称“赵州和尚”。简称“赵州”。<

  • 遗语

    读音:yí yǔ

    繁体字:遺語

    意思:(遗语,遗语)
    I

     1.临终之言;遗嘱。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吾死之后,愿弟得存,忽尔天道开通,为父雠冤杀楚。’遗语已讫,便即杀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