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子瞻题孙莘老墨妙亭》 废兴聚散一如此,反使涕泗沾人膺。

废兴聚散一如此,反使涕泗沾人膺。

意思:兴废聚散一如此,反而让人泪流沾湿胸。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次韵子瞻题孙莘老墨妙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悲凉而感慨的语调,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和人世的沧桑。诗人通过描述古碑刻的消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感慨。 首联“高岸为谷谷为陵,一时豪杰空飞腾”,以自然界的变迁为喻,暗示了人世间的兴衰更迭。这一变化对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豪杰来说,仿佛瞬间化为乌有,如同野雀遇到苍鹰。 颔联至颈联,诗人通过描述古碑刻被风吹雨打、土蚀断裂的情景,表达了对历史痕迹消逝的无奈和惋惜。这些曾经见证了历史的重要痕迹,如今却已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消失殆尽。 尾联诗人对孙太守将古碑刻移置华堂的做法表示赞赏,认为这样做可以使得这些遗迹得到更好的保护,同时也为朋友间的聚会增添了乐趣。然而,诗人也反思了这些遗迹的本源,即它们如今安在?原隰处处荒榛藤,田夫野老谁复顾,鬼火夜照来寒灯。这些遗迹如今已经无处可寻,只留下荒榛藤蔓和夜间的鬼火,让人感到凄凉和无奈。 整首诗以古碑刻的消逝为引子,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世沧桑的深深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描绘和对人世变迁的反思,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沉的人文关怀。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高岸为谷谷为陵,一时豪杰空飞腾。
身随造化不复返,忽若野雀逢苍鹰。
当年碑刻最深固,风吹土蚀消无棱。
遗文漫灭雨中迹,翠石断裂春后冰。
古坟欲毁野庙废,行人不去往鞍凭。
书生耽玩立风雪,饥驴厌苦疲奴憎。
爱之欲取恨无力,旋揉翠墨濡黄缯。
不如好事孙太守,牛车徙置华堂登。
绕墙罗列耀珪璧,罢燕起读留宾朋。
却思遗迹本安在,原隰处处荒榛藤。
田夫野老谁复顾,鬼火夜照来寒灯。
废兴聚散一如此,反使涕泗沾人膺。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关键词解释

  • 聚散

    读音:jù sàn

    繁体字:聚散

    英语:meeting and parting

    意思:
     1.会聚与分散。
      ▶《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 如此

    读音:rú cǐ

    繁体字:如此

    短语:这般 然 诸如此类 这么

    英语:so

    意思:这样。
      ▶《礼记•乐记》:“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
      ▶唐·杜甫

  • 废兴

    读音:fèi xīng

    繁体字:廢興

    意思:(废兴,废兴)

     1.盛衰;兴亡。
      ▶《孟子•离娄上》:“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汉书•董仲舒传》:“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故治

  • 一如

    读音:yī rú

    繁体字:一如

    英语:just like

    意思:
     1.完全相同;全像。
      ▶《仪礼•有司彻》:“司马羞湆鱼,一如尸礼。”
      ▶《晋书•郑沖传》:“禄赐所供,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