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王玠投赠韵三首》 老觉鬓丝难掩覆,穷惟心铁未消磨。

老觉鬓丝难掩覆,穷惟心铁未消磨。

意思:我觉得鬓丝难以掩饰,穷只是心铁不消磨。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次王玠投赠韵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在野宜赓击壤歌”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就像在田野上唱歌一样,自由自在。 “隐忧不禁亩忠何”表达了作者对忧国忧民的深深忧虑,尽管身处田野,但仍然不能忘记国家的忧患。 “殷生宰相安知否”是对宰相的质疑,作者似乎在问:你真的不知道百姓的疾苦吗? “逸少群贤感慨多”则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达的感慨,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作者。 “老觉鬓丝难掩覆,穷惟心铁未消磨”表达了作者对年老贫穷的坚韧不拔,尽管岁月流逝,但心中的坚韧并未消磨。 “早知掷却毛锥子,有警犹为国荷戈”则表达了作者愿意为国家出力,即使是在困难时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深深的忧虑和愿意为国家出力的决心。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有深度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在野宜赓击壤歌,隐忧不禁亩忠何。
殷生宰相安知否,逸少群贤感慨多。
老觉鬓丝难掩覆,穷惟心铁未消磨。
早知掷却毛锥子,有警犹为国荷戈。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消磨

    解释

    消磨 xiāomó

    (1) [wear down;fritter away]∶逐渐消耗;磨灭

    消磨志气

    (2) [idle away;while away]∶消遣,打发时光

    消磨岁月

  • 鬓丝

    读音:bìn sī

    繁体字:鬢絲

    意思:(鬓丝,鬓丝)
    鬓髮。
      ▶唐·李商隐《赠司勛杜十三员外》诗:“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明·李标《寄怀无尘上人》诗:“蒲柳先衰感鬓丝,孤踪不定益凄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