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日写巨然笔意与若休》 独坐滩头不垂钓,蓼花风急送渔榔。

独坐滩头不垂钓,蓼花风急送渔榔。

意思:独自坐在滩头不钓鱼,蓼花风急送渔榔。

出自作者[明]李日华的《秋日写巨然笔意与若休》

全文赏析

《秋日写巨然笔意与若休》是明代画家李日华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诗人通过对画面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艺术的热爱。 首句“山色空蒙雨亦奇”,以山色为题,描绘了一幅雨后的山水画。诗人用“空蒙”一词来形容山色,既表现了雨后山色的朦胧美,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灵之感。这里的“雨亦奇”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认为雨水给山色增添了奇特的韵味。 第二句“水光潋滟晴方好”,以水光为题,描绘了一幅晴朗时的山水画。诗人用“潋滟”一词来形容水光,形象地展现了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这里的“晴方好”则表达了诗人对晴天的喜爱,认为晴天的水光更加美丽动人。 第三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将西湖与西子相提并论,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西子即西施,是古代越国的美女,被誉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四大美女之一。诗人将西湖比作西子,意味着西湖的美丽堪比西施,可见诗人对西湖之美的赞誉之高。 最后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淡妆浓抹分别代表了山水画中的淡墨和重彩,诗人认为无论是淡墨还是重彩,都能表现出山水画的美。这里的“总相宜”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包容和欣赏,认为自然美无需刻意雕琢,自有其独特的韵味。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艺术的热爱。同时,诗中对自然美的赞美和欣赏,也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光沉绿树酣黄,九月江南欲试霜。
独坐滩头不垂钓,蓼花风急送渔榔。

关键词解释

  • 滩头

    读音:tān tóu

    繁体字:灘頭

    意思:(滩头,滩头)
    江、河、湖、海边水涨淹没、水退显露的淤积平地。
      ▶唐·刘禹锡《送景玄师东归》诗:“滩头蹑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读古碑。”
      ▶宋·苏轼《八月七日初入赣

  • 垂钓

    读音:chuí diào

    繁体字:垂釣

    英语:whiff

    意思:(垂钓,垂钓)
    垂竿钓鱼。
      ▶汉·严忌《哀时命》:“下垂钓于谿谷兮,上要求于僊者。”
      ▶唐·孟浩然《临洞庭》

  • 独坐

    读音:dú zuò

    繁体字:獨坐

    意思:(独坐,独坐)

     1.一个人坐着。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独坐愁苦,终日无睹。”
      ▶唐·王维《竹里馆》诗:“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清·方文《

  • 花风

    读音:huā fēng

    繁体字:花風

    意思:(花风,花风)
    即花信风。
      ▶北周·庾信《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鸟声惟杂啭,花风直乱吹。”参见“二十四番花信风”。
    ---------------------

  • 渔榔

    读音:yú láng

    繁体字:漁榔

    意思:(渔榔,渔榔)

     1.渔人捕鱼时用以敲船舷、惊鱼入网的长木。
      ▶清·赵翼《冯泾道中》诗:“村火有时闪,渔榔何处敲。”
     
     2.指渔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