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从来未曾到,此去复如何。

从来未曾到,此去复如何。

意思:从来不曾到,这一去又怎么样。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远游无定所,高卧是何年”,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中描绘了诗人远游的情景,如“浪卷纷纷叶,樯冲澹澹烟”,生动地表现了旅途中的风浪和景色。诗人的心情也得到了表达,“去心还自喜”,表达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喜悦之情。 此外,诗中也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人心虽忆越,帆态似浮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楚国茱萸月,吴吟梨栗船。
远游无定所,高卧是何年。
浪卷纷纷叶,樯冲澹澹烟。
去心还自喜,庐岳倚青天。
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
人心虽忆越,帆态似浮湘。
石獭衔鱼白,汀茅浸浪黄。
等闲千万里,道在亦无妨。
岛上离家化,茅茨竹户开。
黄桑双鹊喜,白日有谁来。
担浪浇秋芋,缘滩取净苔。
回头深自愧,旧业本蒿莱。
匡阜层层翠,修江叠叠波。
从来未曾到,此去复如何。
水庙寒鸦集,沙村夕照多。
谁如垂钓者,孤坐鬓皤皤。
晚泊苍茫浦,风微浪亦粗。
估喧如亥合,樯密似林枯。
地峻湖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未曾

    读音:wèi zēng

    繁体字:未曾

    短语:远非 罔 毋 绝非 从不 莫 靡 从未

    英语:ne\'er

    意思:不曾。
      ▶《墨子•亲士》:“缓贤忘事,而能

  • 从来

    读音:cóng lái

    繁体字:從來

    短语:固 有史以来 素 从 根本 平生 向 从古至今

    英语:always

    意思:(从来,从来)

     1.亦作“

  • 如何

    读音:rú hé

    繁体字:如何

    短语:争 怎 焉 哪样 安 哪 何等

    英语:what

    意思:
     1.怎样。
      ▶《书•尧典》:“帝曰:‘俞,予闻,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