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逢方外士,陪奉说心灯。
意思:时逢方外人士,陪同侍奉说心灯。
出自作者[宋]王洋的《崇寿印师以诗见惠次韵答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客问王居士,如何是半僧》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描绘了一个半隐半俗的僧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修行的独特理解。
首联“祛缘都未尽,学道又无能”,表达了诗中人物“半僧”的生活状态。他并未完全断绝尘缘,但又无法真正投入修道,似乎处于一种矛盾和纠结之中。这一联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描述,揭示了人生修行中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颔联“身世随忙业,妻儿饱岁登”,进一步描绘了“半僧”的日常生活。他随波逐流,为生活忙碌,但家庭的幸福也让他感到满足。这一联表达了人生中的现实问题和无奈,展示了修行的艰难和人生的复杂。
颈联“时逢方外士,陪奉说心灯”,描绘了“半僧”与方外之士交往的场景。他时常遇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共同探讨心灯,这表明他并未完全放弃对修行的追求。
尾联“如何是半僧”,直接提问,引导读者思考诗中人物的身份和状态,即如何界定一个既不完全出世,又不完全入世,既保持尘缘又追求修行的僧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半僧”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修行的独特理解。它提醒我们,人生中的矛盾和困难是常态,但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追求,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平静。这首诗也启示我们,修行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我们面对现实问题,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才能达到内心的平和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