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已亥杂诗 86》 何不专城花县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何不专城花县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意思:为什么不专门城花县去,春眠不曾醒来寒食节。

出自作者[清]龚自珍的《已亥杂诗 86》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秋萤》,作者通过秋萤这一意象,表达了对某些落魄文人的同情,以及对他们命运的关切。 首句“鬼灯对对散秋萤”,描绘了一幅秋夜萤火的景象,其中鬼灯和秋萤对举,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凄美的氛围。这里的“鬼灯”并非指真正的灯火,而是指萤火在夜晚的闪烁,如同鬼火一般,给人一种神秘而凄凉的感觉。这种景象让人联想到那些失意、孤独、彷徨的文人,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如同秋萤在黑暗中独自闪烁。 “落魄参军泪眼荧”一句,进一步表达了对失意文人的同情。这里的“参军”指的是晋代诗人谢混,他因政治上的失意而流落他乡,过着漂泊的生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谢混这类文人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身也有类似的遭遇和情感。 “何不专城花县去”一句,表达了对失意文人出路的关心。这里的“花县”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担任的杭州刺史,他因善于治理花木而被誉为“花县”。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失意文人出路的关心,希望他们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重新振作起来。 最后两句“春眠寒食未曾醒,此身世味两相忘”,诗人通过描绘寒食节春眠未醒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世味的淡然处之。这里的“春眠”指的是寒食节时的春眠,诗人通过描绘这个情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味的淡然处之,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萤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失意文人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他们命运的关切。诗人在诗中流露出对人生的豁达和超脱,以及对失意文人的鼓励和关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鬼灯对对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
何不专城花县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作者介绍 范成大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sè)人,号定庵(ā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关键词解释

  • 春眠

    读音:chūn mián

    繁体字:春眠

    意思:春睡。亦指春日困倦而生的睡意。
      ▶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之一:“翠羽流苏帐,春眠曙不开。”
      ▶唐·孟浩然《春晓》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明·

  • 花县

    读音:huā xiàn

    繁体字:花縣

    意思:(花县,花县)
    晋·潘岳为河阳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唐·李贺《春昼》诗:“平阳花坞,河阳花县。”

  • 何不

    读音:hé bù

    繁体字:何不

    英语:why not

    意思:犹言为什么不。表示反问。
      ▶《诗•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孟子•尽心上》:“

  • 专城

    读音:zhuān chéng

    繁体字:專城

    英语:the high-ranking official who is in charge of a prefectue

    意思:(专城,专城)
    指任主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