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红藤杖 杖出南蛮》 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

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

意思:南诏红色藤条杖,西江老年人。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红藤杖 杖出南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生活的诗,通过红藤杖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直接点明主题,红藤杖作为一种坚韧、顽强的象征,与诗人的年老白首形成对比,表达出诗人虽然年老,但仍然坚韧不屈的精神。 “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他携着月光到处游走,寻找生活的乐趣和春天的气息,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进一步描绘了红藤杖的特点,火山、泸水等地方产出的红藤杖新鲜、坚韧,大小适中,可以适应各种环境。这不仅是对红藤杖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最后,“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一句,诗人以红藤杖象征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表达出他即使身处异乡,也始终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回到故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红藤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坚韧不屈、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诏红藤杖,西江白首人。
时时携步月,处处把寻春。
劲健孤茎直,疏圆六节匀。
火山生处远,泸水洗来新。
粗细才盈手,高低仅过身。
天边望乡客,何日拄归秦?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白首

    读音:bái shǒu

    繁体字:白首

    英语:whitehaired

    意思:
     1.犹白髮。表示年老。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

  • 西江

    读音:xī jiāng

    繁体字:西江

    英语:HSI

    意思:
     1.江名。
      ▶珠江干流,古称郁水,在广东省西部,由黔、郁、桂三江匯合而成。
      ▶唐·张籍《野老歌》:“西江估客珠

  • 红藤

    读音:hóng téng

    繁体字:紅藤

    意思:(红藤,红藤)
    藤本植物,茎可作手杖,加工后可用以编织器物。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省藤》﹝释名﹞:“赤藤,红藤。”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

  • 南诏

    读音:nán zhào

    繁体字:南詔

    英语:Nan Zhao

    意思:(南诏,南诏)
    古国名。建于盛唐时,是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建立的奴隶制政权,受唐册封,歷十三王,唐末为贵族郑买嗣所灭。盛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