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意思:过去有个齐国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富人请他喝酒,与此相反,晋国志士介子推不贪公侯富贵,宁可被火焚死也不下山做官。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清明》
全文赏析
这首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只生愁》是一首对清明节扫墓情景的生动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死、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只生愁”,清明时节,桃李盛开,春意盎然,然而荒凉的墓地却让人心中充满愁绪。这一对比,突出了生死之隔的悲凉,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
颔联“雷惊天地龙蛇螫,雨足郊原草木柔”,描述了清明时节雷雨交加的景象,象征着生死轮回、天地间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同时,草木的柔韧也暗示了生命的顽强和永恒。
颈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诗人借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第一个典故是说乞丐乞讨余食以骄妻妾,表现了贫贱之人对生活的执着;第二个典故则表达了士人不愿为了功名利禄而丧失气节,甘愿牺牲自己。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气节的崇尚。
尾联“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诗人对历史上的贤愚之辈感到无奈,认为无论贤愚最终都会化为蓬蒿一般。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敬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清明扫墓情景的生动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死、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对气节的崇尚。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