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避暑入古寺》 救之不可及,流视入寥廓。

救之不可及,流视入寥廓。

意思:救援的不可及,流处理进入蓝天。

出自作者[宋]郑思肖的《避暑入古寺》

全文创作背景

**《避暑入古寺》的创作背景与郑思肖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个人经历密切相关**。此诗具体创作年份未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它诞生于宋末元初的那个动荡时代。郑思肖,作为一位南宋遗民,亲身经历了国家的沦亡,这对他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元朝统治的不满。 在《避暑入古寺》一诗中,诗人通过描写古寺的环境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他在乱世中的忧愤和苦闷。古寺的静谧与外界的纷扰形成鲜明对比,这既体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同时,诗中的“避暑”二字也透露出诗人在乱世中寻求心灵寄托的心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诗歌鉴赏书籍或询问语文老师以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避暑入古寺,暂尔遣骚屑。
心静凉於秋,倏然适清悦。
彼哉谁氏子,对弈气争杰。
惜其二低手,彼此蔑奇着。
帝观发冷笑,连呼错错错。
救之不可及,流视入寥廓。
作者介绍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

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关键词解释

  • 寥廓

    读音:liáo kuò

    繁体字:寥廓

    英语:boundless; vast

    意思:
     1.空旷深远。
      ▶《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洪兴祖补注引颜

  • 不可

    读音:bù kě

    繁体字:不可

    英语:cannot

    意思:
     1.不可以;不可能。
      ▶《公羊传•文公九年》:“缘民臣之心,不可一日无君;缘终始之义,一年不二君。”
      ▶三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