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惟晤游庐山》 他时二林会,名字继融生。

他时二林会,名字继融生。

意思:他当时二林会,名字继融生。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送惟晤游庐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飞锡指湓城,秋风一衲轻》是一首描绘僧人游历的诗篇,通过对僧人飞锡的描绘,表达了僧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飞锡指湓城,秋风一衲轻”中,“飞锡”是僧人行走的典故,这里描绘了僧人轻快的步伐和他在秋风的吹拂下,身着一件轻薄的僧衣的形象。“一衲轻”则表达了僧人超脱世俗、轻盈自在的形象。 “溪云随晚渡,岭月伴晨征”两句描绘了僧人在旅途中的自然景色,云在溪边缓缓飘过,月亮伴随着僧人在山岭间晨起赶路。这样的景色描绘,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也表现了僧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敏思登临发,空谈举动明”两句则表达了僧人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他敏思在山水之间,他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智慧和光明。 最后“他时二林会,名字继融生”两句,表达了僧人期待与他人相见,共同探讨佛法,并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在佛法传承中留下痕迹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游历的描绘,表现了僧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僧人对佛法的追求和传承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佛教题材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飞锡指湓城,秋风一衲轻。
溪云随晚渡,岭月伴晨征。
敏思登临发,空谈举动明。
他时二林会,名字继融生。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二林

    读音:èr lín

    繁体字:二林

    意思:庐山·东林寺、西林寺的合称。
      ▶唐·白居易《与微之书》:“僕去年秋,始游庐山,到东西二林间香炉峰下,见云水泉石,胜绝第一,爱不能捨,因置草堂。”
      ▶唐·郑谷《题兴善寺》诗

  • 名字

    读音:míng zì

    繁体字:名字

    短语:

    英语:name

    意思:
     1.人的名与字。
      ▶《礼记•檀弓上》:“幼名,冠字。”
      ▶孔颖达疏:“始生

  • 他时

    引用解释

    1.昔日;往时。《史记·秦始皇本纪》:“他时 秦 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 唐 杜甫 《九日》诗:“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 唐 杜甫 《社日两篇》诗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时 渭 北童。”

    2.将来,以后。 宋 徐铉 《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太平广记》卷一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