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前罢邯郸守,孤高与世违。

前罢邯郸守,孤高与世违。

意思:前撤除邯郸守,我很高与世俗相违背。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哭王几道职方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前罢邯郸守,孤高与世违。青云旧知在,白首故园归。既没无儿女,元贫只帐帏。平生洛阳友,从此更应稀。》是作者罢免邯郸守职后所写,表达了作者孤高耿介的性格与超脱世俗的情怀。 首句“前罢邯郸守,孤高与世违”,作者自道寡合,罢守邯郸,更见其与世相违之孤高。 “青云旧知在”,作者并未因年老归乡而消沉,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仍然强烈如旧。 “白首故园归”,则直接陈述出对故园的热爱,对乡土的依恋。 “既没无儿女”,作者自述其家庭生活之简朴。没,同“殁”,死。元贫只帐帏”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生活状况,透露出作者安贫自足的满足感。 最后两句,“平生洛阳友,从此更应稀”,抒发出作者对往日友朋之感念,对未来人生之路的悲观。言下之意,罢守归隐之后,知音旧友,都已疏远冷落,人生之凄凉况味,溢于言表。 这首诗以淡泊、孤高、超脱的情怀为主线,其间穿插着对往事的追忆,对未来的悲观,对贫苦的家室的自怜等层次分明的内容。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风格沉郁,体现了作者的人格风范和艺术造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罢邯郸守,孤高与世违。
青云旧知在,白首故园归。
既没无儿女,元贫只帐帏。
平生洛阳友,从此更应稀。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邯郸

    解释

    邯郸 Hándān

    [Handan city] 河北省地级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京广铁路线上,人口94万。邯郸是河北南部钢铁、纺织、电子基地。战国时赵王城遗址在市区西南

    引用解释

    1.古地名。今

  • 孤高

    读音:gū gāo

    繁体字:孤高

    英语:haughty and aloof

    意思:
     1.孤立高耸。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北城上有齐斗楼,超出群榭,孤高特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