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立秋日悲怀》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

意思:清晨上高台,秋风今天来。

出自作者[唐]令狐楚的《立秋日悲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感人的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清晓登上高台时的情感,表达了深深的哀伤和怀念。 首句“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描绘了清晨登台的情景,秋风带来了凉意,也带来了思念。诗人通过“今日”这个时间词,暗示了自己此刻正面临新的节气,这种季节的转换引发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和怀念。新节的来临让他增添了新的遗憾,他仍然抱着过去的哀痛,这种哀伤似乎无法消散。这里的“新节”和“故年”形成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让诗人无法释怀。 “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他的眼泪似乎无法完全挥发,就像他的情感无法完全释放一样。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如同泉水一般终究会关闭,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哀伤和怀念。 “更伤春月过,私服示无缞。”最后两句描绘了诗人在高台上的孤独和哀伤。春天的月过让他感到更加悲伤,他穿着丧服,仿佛在向过去告别。这里的“私服示无缞”表达了诗人对失去的亲人的怀念和对过去的哀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清晓登台时的情感状态,表达了他深深的哀伤和怀念。诗人的情感如同泉水一般源源不断,无法完全释放。同时,他也意识到生命的有限和时间的流逝,这让他更加悲伤和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晓上高台,秋风今日来。
又添新节恨,犹抱故年哀。
泪岂挥能尽,泉终闭不开。
更伤春月过,私服示无缞。
作者介绍
令狐楚(766或768年—837年12月13日),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唐朝宰相、文学家。

令狐楚为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进士。唐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后为皇甫镈推荐,被任命为翰林学士。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节度使。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宪宗去世,为山陵使,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唐敬宗继位后,又重新提拔他为户部尚书、东都留守、天平军节度使、吏部尚书,累升至检校尚书右仆射,封彭阳郡公。后以山南西道节度使致仕。开成二年(837年)病逝,年七十二。追赠司空,谥号“文”。累赠太尉。

令狐楚才思俊丽,尤善四六骈文。他常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唱和。其诗“宏毅阔远”,尤长于绝句。有《漆奁集》一百三十卷,又编有《元和御览诗》。

关键词解释

  • 高台

    读音:gāo tái

    繁体字:高檯

    英语:hathpace

    详细释义:本指楼台、房屋。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后比喻高堂、父母。南朝陈?丘迟?与陈伯之书:『将

  • 日来

    读音:rì lái

    繁体字:日來

    英语:Lately

    意思:(日来,日来)

     1.天天来到。
      ▶《汉书•董仲舒传》:“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
      ▶《醒世恒言•

  • 清晓

    读音:qīng xiǎo

    繁体字:清曉

    英语:early morning

    意思:(清晓,清晓)
    天刚亮时。
      ▶唐·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诗:“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