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岁寒亭》 他年都门归,宁昧始终计。

他年都门归,宁昧始终计。

意思:一年都门回家,宁昌始终计。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岁寒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选择和长远考虑的。它表达了诗人对于种植不同植物的看法,并借此探讨了人生的一些重要课题。 首句“种花邀青春,种柏要晏岁”,诗人用种花和种柏来象征不同的人生选择,花易凋零,青春易逝,而柏则四季常青,象征着坚韧和长远。诗人强调了时间的宝贵和人生的短暂,提醒人们应该珍惜青春年华,做出明智的选择。 “乃知风露前,已辨雪霜势”,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人生选择的重要性。在风露之前种下花和柏,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风雨和霜冻。同样,在人生的早期做出明智的选择,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困难。 “时俗爱芳菲,不妨鸣鶗{左圭右鸟}”,诗人指出了世俗的追求,即人们往往追求表面的繁华和短暂的快乐,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和真正的幸福。诗人认为,这种追求并不妨碍人们做出明智的选择,只要自己心中有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最后,“他年都门归,宁昧始终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对于自己选择的肯定。无论未来如何,他都将坚持自己的选择,不会后悔自己的决定。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态度:要有长远考虑,不要被眼前的诱惑所迷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走自己的路。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种植花和柏的比喻,探讨了人生选择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要有长远考虑,不要被世俗的追求所迷惑。这首诗的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人们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种花邀青春,种柏要晏岁。
乃知风露前,已辨雪霜势。
时俗爱芳菲,不妨鸣鶗{左圭右鸟}。
他年都门归,宁昧始终计。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始终

    读音:shǐ zhōng

    繁体字:始終

    短语:迄 老 尽 直 镇 一直 一味 辄 总

    英语:all along

    意思:(始终,始终)

     1.开头

  • 他年

    引用解释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 都门

    读音:dōu mén

    繁体字:都門

    意思:(都门,都门)

     1.京都城门。
      ▶《汉书•王莽传下》:“兵从宣平城门入,民间所谓都门也。”
      ▶颜师古注:“长安城东出北头第一门。”
      ▶唐

  • 归宁

    读音:guī níng

    繁体字:歸寧

    英语:mothering

    意思:(参见归宁,归甯)

    详细释义:1.一般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向父母请安。诗经?周南?葛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