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意思:听这迎神送神曲,带着酒杯想吊屈原祠。

出自作者[唐]李嘉祐的《夜闻江南人家赛神,因题即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南方淫祀古风俗》是一首描绘南方祭祀风俗的诗,通过对楚地祭祀场景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南方独特的文化风情。 首联“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锵锵铜鼓芦叶深,寂寂琼筵江水绿。”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南方祭祀风俗的概貌,楚地的妇女唱着迎神的曲子,声音锵锵然如铜鼓之声在芦叶深的地方回荡。而此时,江面上琼筵静静展开,江水如绿宝石般晶莹。这里描绘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为后文的描绘打下基础。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这两句描绘了祭祀场景中的自然环境,雨过天晴,洲渚间清幽闲适,祭祀的人们酒醉神迷,迎神还归。这两句既描绘了自然环境,也暗示了人们祭祀时的醉酒和虔诚。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这两句描绘了祭祀场景中的神女形象,她们凌空而下,从湘江岸边而来,与对岸的番君相向而立。这里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气息,展现了南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月隐回塘犹自舞,一门依倚神之祜。”这两句描绘了神灵降临的场景,月隐回塘,神灵仍在舞蹈,人们依赖神灵的保佑。这里充满了敬畏和感激之情,展现了南方文化的信仰和崇拜。 “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这两句则从另一个角度描绘了南方祭祀风俗的影响,人们不再寻求韩康的灵药,而是依赖扁鹊的医方。这里暗示了人们对于疾病和苦难的超越和超越后的满足。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诗人以自己的身份——一个被放逐的客人的视角来描绘这一场景,他只能独自悲伤,看着月明流水,无休无止。这里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 最后,“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诗人听完了迎神送神的曲子,带着酒杯想要去屈原祠凭吊。这里既表达了对屈原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南方祭祀风俗的描绘,展现了南方独特的文化风情和人们对于神灵的敬畏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凉,以及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度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南方淫祀古风俗,楚妪解唱迎神曲。
锵锵铜鼓芦叶深,寂寂琼筵江水绿。
雨过风清洲渚闲,椒浆醉尽迎神还。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尧山。
月隐回塘犹自舞,一门依倚神之祜。
韩康灵药不复求,扁鹊医方曾莫睹。
逐客临江空自悲,月明流水无已时。
听此迎神送神曲,携觞欲吊屈原祠。

关键词解释

  • 屈原

    读音:qū yuán

    繁体字:屈原

    英语:Qu Yuan

    解释:①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战国楚诗人。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初任左徒、三闾大夫,主张推行美政”,改革政治◇遭

  • 神曲

    读音:shén qū

    繁体字:神曲

    英语:Divine Comedy

    详细释义:1.一种中药。由面粉、麸皮、白?X、青蒿、苍耳等经过发酵制成,有帮助消化等功用。
    2.书名。意大利诗

  • 迎神

    读音:yíng shén

    繁体字:迎神

    意思:旧时迎接神灵来降,以祈多福免灾的活动。迎神时,多配有鼓乐歌辞。
      ▶《汉书•礼乐志》:“大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犹古降神之乐也。”
      ▶唐·皇甫冉《送李使君赴邵州》

  • 送神

    引用解释

    1.古代祭神,祭毕送之使去,谓之“送神”。《后汉书·礼仪志上》:“夜漏未尽七刻初纳,进熟食,送神,还,有司告事毕。”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作《迎享送神诗》遗柳民,俾歌以祀焉。”《清嘉录·念四夜送灶》引 清 郭麐 《送灶词》:“千家送神爆竹齐,小儿索饭门东啼。”

    2.指驱送鬼神。 逯斐 《猎人小屋·椰林喜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