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绍岩上人宁亲》 尔教禁足不出户,盛夏畏蹈蝼蚁踪。

尔教禁足不出户,盛夏畏蹈蝼蚁踪。

意思:你教禁足不出户,盛夏怕踩蚂蚁追踪。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绍岩上人宁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个人行为规范和对生活的态度。诗中描述了作者在炎热的夏天,由于害怕踩到蝼蚁而选择不出门,同时也表达了对违反规则和不遵守社会规范行为的反思。 首句“尔教禁足不出户,盛夏畏蹈蝼蚁踪”中,“尔教”指的是作者自己,“禁足”表示他选择待在家里,不出门,“盛夏畏蹈蝼蚁踪”则表达了他对避免踩到蝼蚁的谨慎态度。这里通过描绘作者在家中躲避炎热的场景,展示了他的自我约束和谨慎的生活态度。 “赤日去省已亡律”一句,“赤日”象征炎热的夏天,“去省”可能指的是外出,“亡律”则表达了作者对炎热天气下人们容易失去约束和规范的反思。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在高温天气下可能失去自我约束和规范的担忧。 最后,“曷若冠带共甘浓”一句,“曷若”表示不如,“冠带”象征着社会规范和责任,“共甘浓”则表达了作者对遵守社会规范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向往。这句诗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强调了遵守社会规范和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炎热夏天的生活态度和反思,表达了对自我约束和遵守社会规范的重要性的认识。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尔教禁足不出户,盛夏畏蹈蝼蚁踪。
赤日去省已亡律,曷若冠带共甘浓。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蝼蚁

    读音:lóu yǐ

    繁体字:螻蟻

    短语:雄蚁 工蚁 白蚁 兵蚁 蚁后

    英语:mole cricket and ant; nobodies; nonentities

    意思:

  • 足不出户

    引用解释

    亦作“足不踰户”。 不出大门一步。谓闭门自守。《南齐书·高逸传·何求》:“仍住 吴 ,居 波若寺 ,足不踰户,人莫见其面。” 清 顾炎武 《与三侄书》:“ 华阴 綰轂 关 河 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荡寇志》第一二六回:“当时在火药局内住了几日,端的足不出户。” 鲁迅 《花边文学·汉字和拉丁化》:“据我个人的

  • 盛夏

    读音:shèng xià

    繁体字:盛夏

    短语:大暑 三伏天

    英语:midsummer

    意思:夏季最炎热的时候。
      ▶《吴子•料敌》:“盛夏炎热,晏兴无闲,行驱飢渴,务

  • 禁足

    读音:jìn zú

    繁体字:禁足

    英语:restriction

    意思:禁止外出。指佛教僧尼坐夏,避免灾祸或因过失受罚而不得外出。
      ▶宋·吴自牧《梦粱录•僧寺结制》:“四月十五日结制,谓之‘结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