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过百花蝴蝶飞,可堪朝暮子规啼。
意思:梦见过百花蝴蝶飞,可以胜任早晚杜鹃啼。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雨后晨起怀斯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梦过百花蝴蝶飞,可堪朝暮子规啼》以一种淡然的笔触,描绘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梦境中的蝴蝶和子规的啼叫,以及山中无人的屋舍,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和无法归乡的无奈。
首句“梦过百花蝴蝶飞”,诗人以蝴蝶象征着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而这种生活与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蝴蝶在百花间飞舞,象征着诗人心中对家乡那片自由、美丽的记忆。然而,蝴蝶的飞舞只是梦境,诗人醒来时却发现自己身处他乡,无法回归。
“可堪朝暮子规啼”一句,“可堪”一词,透露出诗人对朝朝暮暮的啼叫的无奈和愁苦。子规鸟的啼叫,常常被赋予了思归的含义,这里诗人也将其作为了思乡的象征。而“朝暮”二字,则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春夏秋冬,这种思念都如影随形。
“山中有屋不归去,想见当门碧草齐。”这两句诗中,诗人以山中无人居住的屋舍象征着诗人的家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怀念和无法归乡的无奈。而屋前长满的碧草,则象征着家乡的生机和活力,让诗人无限遐想。然而,这些碧草在山中生长,与诗人的生活无关,他不能像蝴蝶一样在百花间飞舞,也不能像子规一样在门前啼叫。他只能远远地看着,想象着家乡的一切。
整首诗以淡然的笔触,描绘出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即使身处他乡,也无法阻挡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真实流露,使得这首诗具有了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