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梅花》 草木尽枯风正恶,雪霜初霁月偏寒。

草木尽枯风正恶,雪霜初霁月偏寒。

意思:花草树木都枯萎风正恶,雪霜刚过月偏寒。

出自作者[宋]王铚的《梅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深情的,略带哀愁的笔触,描绘了冬日山间的景色。 首句“古称秀色若堪餐,冷艳幽香画更难”直接描绘了山间冬景的美丽。诗人用“古称”一词,暗示了这种美丽是公认的,但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寒冷的冬日中独自绽放的,更显得难能可贵。这里的“秀色”并非指颜色艳丽,而是指山间冬景那种清秀、宁静的美。而“冷艳幽香”则是对山花在寒冷中依然开放的赞美,这种美是画笔难以描绘的。 “草木尽枯风正恶,雪霜初霁月偏寒”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冬日山间的严寒。草木枯黄,风势凶恶,雪后月寒,这些都是冬日的典型景象,给人一种荒凉、孤寂的感觉。 “须知净几明窗见,不似苍山迥野看”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间冬景的深深喜爱。在明窗净几上看到的冬景虽然也很美,但毕竟缺少了那种自然、原始的韵味,而站在苍山远野中,可以更直接、更深入地欣赏到冬日的美丽。 最后两句“羌笛一声悲落尽,伤心何待百花残”,诗人用羌笛的悲声和等待百花凋零的时间表达了自己的哀愁和感伤。这里的“悲落尽”和“伤心何待百花残”都表达了深深的悲情,这种情感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冬日山间的景色,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深深的哀愁和感伤,使得这首诗更加富有情感和深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称秀色若堪餐,冷艳幽香画更难。
草木尽枯风正恶,雪霜初霁月偏寒。
须知净几明窗见,不似苍山迥野看。
羌笛一声悲落尽,伤心何待百花残。

关键词解释

  • 雪霜

    读音:xuě shuāng

    繁体字:雪霜

    意思:
     1.雪和霜。
      ▶《礼记•月令》:“﹝孟冬之月﹞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唐·李绅《发寿阳分司敕到又遇新正感怀书事》诗:“渐喜雪霜消

  • 草木

    读音:cǎo mù

    繁体字:草木

    英语:vert

    意思: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太行之阳有盘谷

  • 霁月

    读音:jì yuè

    繁体字:霽月

    英语:a clear moon after rain

    意思:(霁月,霁月)
    明月。
      ▶明·何景明《答潘都谏郊坛见遗之作》诗:“璧坛流霁月,银阙动春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