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八分书与友人继以诗》 仙翁拍手应相笑,得似秦朝次仲无。

仙翁拍手应相笑,得似秦朝次仲无。

意思:仙翁拍手应相互一笑,得到像秦国朝第二仲无。

出自作者[唐]李建勋的《送八分书与友人继以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诗,它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描绘了作者作诗、写字的过程,并借此表达出对某种生活状态的调侃和讽刺。 首句“跁跒为诗跁跒书,不封将去寄仙都”,以一种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作者作诗、写字的艰难过程。这里的“跁跒”是形容动作迟缓、艰难的样子,作者用这两个叠词来形容自己作诗、写字的艰难,生动形象,给人以亲切之感。而“不封将去”则表达了诗书未完成,不能封存带走,而是打算寄给仙都的情景,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自己作品的不满意。 第二句“仙翁拍手应相笑”,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作诗、写字的窘态,引起了仙翁的嘲笑。这里的“仙翁”可能是指作者心中的理想生活状态或精神境界,也可能是指某种超越现实、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而“相笑”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作诗、写字的不满意,以及对某种生活状态的讽刺和调侃。 最后一句“得似秦朝次仲无”,以秦朝的次仲作为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不能像次仲那样淡泊名利、专心学问的遗憾。次仲是古代的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专心学问,得到了人们的赞誉和尊敬。作者以次仲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对于学问和精神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 整首诗以幽默、调侃的语气,描绘了作者作诗、写字的过程,并借此表达了对某种生活状态的讽刺和自我调侃。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于学问和精神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跁跒为诗跁跒书,不封将去寄仙都。
仙翁拍手应相笑,得似秦朝次仲无。
作者介绍
李建勋[公元八七二年左右至九五二年]字致尧,广陵人,南唐大臣 [1]  。(全唐诗作陇西人。此从唐才子传)约生于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年),卒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年),年约八十一岁。

少好学能属文,尢工诗。南唐主李昪镇金陵,用为副使,预禅代之策,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昪元五年,(公元九四一年)放还私第。嗣主李璟,召拜司空。以司徒致仕,赐号钟山公,年已八十。时宋齐丘隐居洪州西山,建勋常往造谒致敬。后归高安别墅,一夕,无病而终。建勋著有钟山集二十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仙翁

    读音:xiān wēng

    繁体字:仙翁

    意思:
     1.称男性神仙,仙人。
      ▶唐·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刘明府》诗:“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宋·何薳《春渚纪闻•郑魁铭研诗》:“仙翁种玉芝,耕

  • 拍手

    读音:pāi shǒu

    繁体字:拍手

    短语:拍击

    英语:clap

    意思:两手相拍。多用以表示欢迎、感谢或赞成等。
      ▶《太平御览》卷九二四引汉·杨孚《异物志》:“孔雀其

  • 朝次

    读音:cháo cì

    繁体字:朝次

    意思:犹朝列。
      ▶《后汉书•刘平传》:“臣窃见琅邪·王望、楚国·刘旷、东莱·王扶,皆年七十,执性恬淡,所居之处,邑里化之,脩身行义,应在朝次。”参见“朝列”。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