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明二绝》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意思:一帘晚天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清明二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卷地风抛市井声,病无危坐了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明时节的风光和情感。 首句“卷地风抛市井声,病无危坐了清明。”描绘了清明节气的景象,风卷地而来,带来了市井的喧嚣声,诗人病重无法安稳坐于桌旁。这里通过描绘风卷市井声,营造出清明时节特有的宁静氛围,而“病无危坐了清明”则表达了诗人对清明节气的深深感受,病重无法安稳坐于桌旁,也暗示了诗人身体状况的虚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这两句描绘了晚日的景象,诗人透过窗帘看到夕阳渐渐落下,收起了白天的喧嚣,杨柳微风的吹拂下,万物复苏,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勃勃。这里通过“一帘晚日看收尽”描绘了夕阳西下的宁静之美,而“杨柳微风百媚生”则通过杨柳微风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和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风声、市井声、夕阳、杨柳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思念。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无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杨柳

    解释

    杨柳 yángliǔ

    (1) [poplar and willow]∶杨树和柳树的合称

    (2) [willow]∶专指柳树

    杨柳岸晓风残月。——宋· 柳永《雨霖铃》

    (3) 古曲名,即&l

  • 微风

    读音:wēi fēng

    繁体字:微風

    短语:和风

    英语:gentle breeze

    意思:(微风,微风)

     1.轻微的风。
      ▶《荀子•解蔽》:“微风

  • 晚日

    读音:wǎn rì

    繁体字:晚日

    意思:夕阳。
      ▶唐·刘长卿《行营酬吕侍御》诗:“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唐·元稹《红芍药》诗:“晴霞畏欲散,晚日愁将堕。”
      ▶唐·吴筠《秋日望倚帝山》诗:“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