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兴九首其九拟白乐天》 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愁。

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愁。

意思: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忧愁。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秋兴九首其九拟白乐天》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和诗人心境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自身感受的描绘,诗人表达出一种淡然自若、不畏衰老的人生态度。 首联“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诗人以自然现象“霜叶辞林去"来描绘秋天的景象,但并未因此感到秋天的萧瑟,反而觉得这是自然的规律,所以自称为“山翁未觉秋”。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秋天的萧瑟景象反衬出他的淡定自若,表现出他的乐观和豁达。 颔联“北里酒钱烦屡索,南州诗债懒频酬”,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金钱的淡泊和对诗歌创作的懒散态度。他并不在意别人向他借钱,甚至多次索取,这表现出他的慷慨和豪爽。同时,他对于别人的诗歌要求则显得有些懒散,不愿频繁地回应,这表现出他的独立和自主。 颈联“欲歌金缕羞红粉,拟插黄花避白头”,诗人描绘了自己想要在秋日里饮酒作诗,欢歌笑语,同时他也打算在秋日里插上黄花,避开白头的衰老。这两句诗中,诗人描绘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尾联“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愁”,诗人以疑问句式结尾,引发读者深思。他询问自己在这美好的时节里,为何要收拾许多愁绪。这表现出诗人善于自我调节,能够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诗人自身的感受,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同时,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衰老的淡然面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
北里酒钱烦屡索,南州诗债懒频酬。
欲歌金缕羞红粉,拟插黄花避白头。
底事登临好时节,等闲收拾许多愁。
作者介绍 秦观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秦家垛),字少游,一字太虚。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

秦观是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作家,但在秦观现存的所有作品中,词只有三卷100多首,而诗有十四卷430多首,文则达三十卷共250多篇,诗文相加,其篇幅远远超过词若干倍。

关键词解释

  • 登临

    读音:dēng lín

    繁体字:登臨

    英语:visit; visit famous mountains

    意思:(登临,登临)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

  • 等闲

    读音:děng xián

    繁体字:等閑

    短语:数见不鲜 习以为常 一般性 寻常 通常 平常 一般 普通 不足为奇 屡见不鲜 平淡无奇 惯常 便 一般而言

    英语:aimlessly

  • 时节

    读音:shí jié

    繁体字:時節

    短语:季节 季

    英语:season

    意思:(时节,时节)

     1.四时的节日。
      ▶《吕氏春秋•尊师》:“敬祭之术

  • 底事

    读音:dǐ shì

    繁体字:底事

    意思:
     1.何事。
      ▶唐·刘肃《大唐新语•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关汝诸人底事,而生异议!”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词:“底事崑崙倾砥柱,九地黄流

  • 多愁

    读音:duō chóu

    繁体字:多愁

    意思:常忧愁。
      ▶唐·戴叔伦《江上别张欢》诗:“长醉非关酒,多愁不为贫。”
      ▶宋·王禹偁《遣兴》诗:“百年身世片时间,况是多愁鬓早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